本版导读
钢厂“老黄牛”
——记略钢优秀共产党员黄志成
郑兵 积升 张怀
年过半百的黄志成,是个有名的“老黄牛”。这位略阳钢铁厂阁老岭铁矿选矿车间的8级电焊工,入党28年以来,始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操劳奉献,连续3年被评为该厂优秀共产党员,去年被省委授予陕西省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高温炉膛里的三昼夜
除夕之夜,炼铁2号高炉发生了料钟掉进炉膛内的大事故。高炉是钢厂的心脏,它要是停了产,就会影响全厂的生产。省冶金厅领导得知后,作出了一周内务必修好的决定。这,就需要有人冒着高温钻入炉膛内,将料钟焊好吊出。
在这关键时刻,黄志成承担了这一任务。他二话没说,立即操起焊枪钻进了炉膛。此时,高炉已采取了降温措施,但炉膛内温度仍高达四五十度。煤气的熏燎,头顶上吊渣的威胁,还有焊弧的烘烤,使他浑身大汗淋沥,手上也烫出了血泡,可黄师傅全然不顾,硬是在高温炉膛奋战了三天三夜,用去了70多斤焊条。经过大家齐心努力,终于提前两天完成了抢修任务。
当他睁着一双红肿的眼睛钻出炉膛时,嗓子已经哑得发不出声,支气管也严重出血。在场的领导心疼地让他多休息几天。但当时正值节日,生产一线人手少,黄志成哪里躺得住。结果仅在家休息了一天便上了班。 收旧利废的“百宝箱”
听说不少人靠在厂里拣废料发了财,黄志成听了十分吃惊:“这么大的企业,不讲勤俭节约怎么行啊!”
于是,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节约箱放在车间里,平时只要看到哪里有丢失的零件,就是旧螺丝螺帽,也要拣回来放在箱子里。他利用午休时间,在废料堆里扒出500多个垫圈,在一次检修中全部派上了用场。为国家节约了100多元。渐渐地,这只节约箱变成了车间的“百宝箱”,工人们急需又一时领不到的小零件,常在这里能找到。
选矿车间的机械磨损大,所需配件要从外地加工或购买,不仅花费大而且常常满足不了需要。老黄就把这事记在心里,每次设备检修后,他都利用业余时间,想办法把换下来的废旧机件修补焊好,以备后用。就这样,仅近两年他修好的真空泵叶轮、分级机支架等废旧机件,就给国家节约了11000余元钱。 甘做奉献不谋私利
在多年的工作中,黄志成养成了一种习惯:工作不分当班不当班和份内份外,只要工作需要,都尽力完成。近年来,他加班加点达三百多个工日,但从没喊过苦和累。
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里,黄志成更是个大忙人。由于略钢地方偏僻,服务性行业人员少,他就花自己的钱买来胶水、鞋钉、理发推子和修自行车工具,并自制了一套钉鞋工具,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职工们服务。有时谁家住房的水路不通、水管漏水,他也要过去帮着修好。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近几年黄师傅先后帮人修自行车50余辆,修补、钉鞋百余双,登门理发、修理管道一百多次。
黄志成一心为企业和他人做奉献,却很少想到他自己。他爱人一直是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4个女儿没有一个安排正式工作。有人劝他说:“你为钢厂苦干了几十年,现在有困难也该去找找领导!”但他却诚恳地回答说:“我确实想解决这些问题,但咱们厂的困难更大,不能再给厂里添麻烦了。”去年,黄志成还把一次调资机会让给了车间的其他同志。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呕歌过儒子牛精神:“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这,就是共产党员黄志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