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0月03日
第2版
02

为了鸿雁自由飞翔

——记邮电部第二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陈勇新

当你打开电视机,为葛洲坝合龙的气势所感动;当你被女排姑娘“五连冠”的浩气所激奋的时候,你也许没有想到那些铺设通天路的英雄们!为了使鸿雁自由飞翔,这些英雄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跋涉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之间,编织着微波播的新网络。

陈勇新,就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一员。

陈勇新196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1970年来到邮电部第二公程公司。十几年来,他涉足24个省(区),勘察、设计、施工,汗水洒遍了大半个中国。

1984年,陈勇新去海南岛南部勘测微波工程。7月的海南岛,天气又热又湿,人们在街上漫步,身上都会粘乎乎的。几个勘测点全在灌木丛生的山上,陈勇新和几个工程技术人员背着东西,穿着背心短裤爬山。雨过天晴,海南岛的山蚂蝗特别多,一不小心,山蚂蝗就扒到人身上吸血。有一次他们在山上迷了路,只好抓着灌木林,胆颤心惊地往下钻。陈勇新每次完成任务回来,浑身就被划满了血道子。

地处黑龙江北部的边境地区,有40多个县收不到中央电视台节目和省台节目。当地居民打开电视机,收到的全是苏联电视。当地电视台播放新闻只有通过放录像。为此曾闹出过笑话;1983年初,有个国家发生政变,三天后已经平息了,而黑龙江黑河电视台在政变平息后,才放当天发生政变的新闻。为了使当地人民尽快收到中央电视台节目,陈勇新23天跑了14个县,选定了18个微波站站址。在勘测海拔1450米高的兴安岭戴岭站时,遇上鹅毛大雪,气温降至零下35度,陈勇新当时牙病复发,半边脸肿得发亮,连话都不能说。当地的同志劝他等雪停了再上山,他怕延误了工期,谢绝了同志们的劝阻,坚持爬上山巅完成了任务。回到驻地,裹腿、鞋袜冻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

在施工中,陈勇新发现工程技术人员在调测中为了传输单位及换算耗费大量时间,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他翻阅了大量书籍,经过近万个数据逐个的人工演算核对,一本内容涉及电工学、声学、电磁学等许多学科的《通信技术中的传输单位及其换算手册》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以后,他撰写的《通信电源常用手册》、《微波接力线路的传输和电路计算》、《彩色电视在调频道上的传输》三本小册子也相继问世。截至目前,由他设计的微波通信站已达100多个。

陈勇新担任总工程师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设计勘测工作,一年仍有120多天在外面出差,大部分时间用于跑勘测搞设计,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感叹道:“老陈工作起来简直不要命!”

本报记者 周新安

本报通讯员 邓向东

党增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