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盲目建厂假冒酒充斥市场以假乱真消费者叫苦不迭
凤翔县停办44家酒厂逮捕一批不法厂长
本报讯 一度泛滥全国,引起消费者公愤的假西凤酒炮制基地——陕西省凤翔县,在上级帮助下,经过近半年的整顿查处,有了转机,截至9月底,有44家酒厂分别被吊销、交销了营业执照和停办,依法逮捕了包括5名厂长、7名党员在内的18名不法分子。
凤翔县是历史悠久,饮誉海内外的国家名酒凤凰牌西凤酒的产地。1985年,这个县在多种条件均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提出“把凤翔建成百家酒厂,万吨酒乡”的口号,致使酒厂建设失控,一时间21个乡镇中,冒出118家酒厂。这些酒厂大都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差,政策和法制观念淡薄,加之有关部门放弃领导,经营无人问,质量无人管,多数厂的经营者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走正道。偷偷摸摸地用自产蒸馏酒装配假西凤酒,以假乱真。到了1986年竟发展为大批量半公开仿冒组装假名酒。有的从外地买来杂牌白酒后“换装”,鱼目混珠,有的用工业酒精勾兑(仅从28家酒厂查到的数字,去年用于勾兑假西凤酒的酒精就达2470吨,其中有些还是工业酒精,更有甚者,一批没有厂址的“皮包”酒厂,也应运而生。这些“厂”带上非法印制的西凤等名酒商标,到外地套购杂牌白酒,就地“换装”转手以名酒高价抛向市场。这些专事假名酒的工厂,大都从仿造、运输、兜售形成了体系,有的甚至同政府和上商管理部门中的某些国家执法人员串道一起,私刻印章,伪造假货票,假证明,到处绿灯大开。随着假酒泛滥,这个县竟然冒出一个新的行业一商标经营业,今年上半年。查获的假西凤商标就达一百万套。
仅今年1至9月查获的假名酒,就有19784箱,合395680斤,这样多的冒牌货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真西凤的声誉蒙上了阴影。北京市作出不准“西凤”酒进京的规定,西安、天津及东北的一些城市也采取多种措施教人识别真假。对这种假冒名酒的劣行,凤翔县的一些人长时期认识不足,查处、打击不力,助长了这一歪风在全县范围内的遂延。
目前,该县查处假冒酒的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做到彻底查清,坚决杜绝。还得费一定的时日和气力。 (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