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0月27日
头版
01

敢当航空界的探险家

记试飞中心三机定型之战

金色的10月,共和国到处是丰收的硕果,告捷的鲜花。10月14日,地处阎良的中国试飞中心又是一片欢腾:继8月份歼教7、歼7I相继试飞定型之后,歼八I在这一天又试飞定型成功了。至此,被称为中国航空界三大战役的三机试飞定型任务全部在试飞中心完成,祖国的航空发展史上又写下了新的一页。

试飞,要突破许多边界系数,每一步都伴随着困难、风险、失败、以至于死亡。可是试飞中心的军民们却毫不畏惧这些,他们敢当航空界的探险家。

打地靶是一个风险性大的项目。在歼八I试飞定型时,按大纲要求,飞机要在500米高度打直径分别为5米、10米、15米的地靶,还要求时速为770KM/小时,这样飞机就得俯冲,机身就会颤震,风险格外大。

全军英模、试飞团长黄炳新承担了这一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歼八I56号飞机到靶场,可在高空中看到地靶只有那么一点,为了准确,他靠近,再靠近,最后一按按纽,一串炮弹正中靶心。可是这时候飞机却冲过500米高度,直往下掉,400米,300米……地面上人们的心都惊得要跳出来了。啊,还好!直到离地面192米时,飞机又昂起了头。

该大书特书的还有机务战士。机务战土被称为飞机的保姆,他们将新机当作宠儿宝贝。每天从早到晚战斗在机场,警惕地检查着一个个隐患。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机务人员赵宏伟将处于待命状态的56号飞机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按说这时他该回家休息了,可责任心又逼着他再检查一下发动机,一查发现一个叶片有损伤。他急了,齐齐地查了一下机轮,翻了成百上千个零件,最后终于查到了一个掉了的螺丝钉。

人们还忘不了该中心那些果敢睿智的领头雁。今年进入10月份以后,是歼八I试飞定型的最后一段日子,也是最紧张的时刻,试飞中心的领导几乎每天都在日夜鏖战。到中秋节的那天晚上,人们都回家赏月过团圆节了,而试飞中心的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还在聚会商定试飞定型的各项事宜。

3年多过去了,试飞中心的军民靠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赤胆忠心,靠着英勇无畏的精神,给祖国的万里蓝天长空投入了三束利剑,让祖国的万里蓝天更加威严不可侵犯!

(薛志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