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口危机”的背后
张永生 译
“人口危机”已成为欧洲人口学家近年来一直谈论,各国政府始终担心的大问题。按照西方的标准,只有每对夫妇平均生育2.1个孩子,欧洲人口才不会减少。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大多数国家每对夫妇只有1.4至1.8个孩子。现在,丹麦、匈牙利、西德及奥地利四国人口开始减少。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欧洲“人口危机”的局面或迟或早总会出现。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利己主义”思潮,一直在欧洲社会流行,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极大。人们已不再把孩子放在首位,而转向注重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希冀更高的生活标准和寻觅安逸舒适的环境。有许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认为一旦结婚或有了孩子,便会给自己的事业成功造成障碍;现在社会上避孕工具普遍使用,人流手术的通行无阻,加之根据现行的退休制度已无需再养儿防老,因此人们对家庭等社会问题持新的看法及新的对待方式,使家庭结构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婚姻关系转变为只同居而不结婚;以孩子为中心让位于把夫妇双方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避孕工具不单防止怀孕,而成了个人追求某种嗜欲的辅助手段;单一、固定的家庭及其生活向不断变换的非固定方式转化。不是同一母亲和父亲的家庭不断增加。
以上最有代表性的是丹麦和瑞典,其次是挪威、芬兰和其他西、北欧国家。无论在同居还是私生子的比例上,瑞典均居首位。尽管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情况略有不同,但总的发展趋势都是一样的。
现在,欧洲各国政府已分别采取了多种措施,想方设法鼓励人们多生育。其中包括对有孩子的家庭增加补贴并减少税收;扩大儿童福利设施;通过制订法律保障生育妇女的就业及前程等。有的国家还采取手段,不让人们轻易得到避孕工具以及限制堕胎人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