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桥厂与千阳县结“良缘”
本报讯 春节前,千阳县委、县政府领导代表11万千阳人民将一面绣着“城乡一体共繁荣,支援山区情谊长”的锦旗,送到了宝鸡桥梁厂感谢宝桥厂几年来对千阳县从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支援。
富翁不嫌亲家穷,携手相帮结友情。1979年,宝鸡桥梁厂帮助水沟乡办起了七〇砂厂,厂里派工程技术人员帮他们联系安装设备,手把手地教握了半辈子锄把的庄稼汉操作机器。使多年沉睡在山涧沟壑里的青石,成了国家建设中的宝贵材料,10年来,这个县办厂生产了9万多吨七〇砂,纯收入11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增收120多元。七〇砂厂的200多名职工,谁也不会忘记,1981年年初,当他们筹办水泥厂遇到困难时,宝桥厂帮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难关;10万元资金,30吨钢材的支援,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安装机立窑时,宝桥厂的3名老师傅吃在工地,住在厂房,整整奋战了20天,直到把机器安装调试好投入生产。
多年来宝桥厂与七〇砂厂携手合作,富了水沟乡,与千阳人民结下了友情。1985年,宝桥厂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对口扶持千阳县。厂长周连山先后4次带领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到千阳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上门服务,他们到县农械厂时,看到七八个工人吃力地抬着1000多斤重的力车盘料,回厂后不久,周厂长派人将一台2吨重的天车送到了县农诫厂。1986年11月,县动力厂因钢材短缺,眼看着就“揭不开锅”了。宝桥厂得知后,又把10吨紧缺的原材料运到了厂里。
(王维新 董启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