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12日
第2版
02

千尺煤海好领班

——记韩城矿务局上峪口采区区长勾生礼

韩城矿务局上峪口煤矿早在1979年就因先天不足而并为下峪口煤矿的一个采区。到过这个这个荒僻山沟的人,大都撂下四个字:“破烂、落后”。

1984年,改革的热浪冲击着这块荒原。面对濒临崩溃的采区,站出个“不要命的”要搞承包。他,就是该采区的调度室主任勾生礼。

(一)

这年7月,勾生礼担任上峪口采区区长后,第一条“政令”就是在全区实行联产责任制。把矿上的各项指标分解到队、班组和个人。改革与传统观念展开了挑战,采区一时哗然……

习惯中的大锅饭、平均主义都化名“社会主义”,这便成了一些人抵制“政令”的挡箭牌。于是,有的找他“谈心”:“不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胡闹,共产党不让饿死人,社会主义就是叫人人有饭吃。”勾生礼不听这一套,他坚信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不劳动者不得食”。运输队的一个班长向采煤队敲竹杠,索要了100元辛苦费分给当班工人做“补偿”工资,勾生礼便扣了这个班长100元工资,令其写了检讨并通报全区。勾生礼的一位老乡违章碰坏设备,便托人说情,要区长高抬贵手。勾生礼仍坚持原则,按规定罚了他80元钱。

勾生礼坚持奖勤罚懒,大大调动了职工们的生产识极性,使承包旗开得胜,全采区效益年年上升,工人工资比承包前翻了一番。大伙说:“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全亏了区长搞承包。”

(二)

上峪口采区工人有句口头禅:“勾生礼当官不象官,常年工作在一线。”

有据可查:勾生礼从1984年到1987年,共下井1061天,月均22天。有人问:“当区长那么多事,还下井干啥?”他回答:“不了解生产情况,怎么指挥生产!”有工人作证:区长从没休过星期天。他每月有20个晚上在办公室值班,可他却没拿过1分钱的加班费。

去年春节,井下正抢修运输系统的设备,勾生礼的办公室虽距他家只有一里多路,但在除夕之夜,他却吃在职工食堂,睡在办公室。妻子嗔怪地说:“我们家过年从没吃过一顿团圆饭。”

(三)

“不受约束的权力,是一种腐败现象。”勾生礼这样教育干部,也这样要求自己。区里的大事他从不自己说了算。分配月奖,总由民主考评会决定,而他的奖金却得按他的主意:取工人最低标准。1985年发年终奖时,他上交了150元。理由是:活是工人干的,我不能比工人拿得多。1987年底分配盈利,按合同规定承包人该拿头奖,但他却在自己名下批上“副职二等奖”。

采区周围有20多家乡镇、个体小煤矿。每逢建井,总要杀猪宰羊庆贺一番,勾生礼当然是他们看中的头号客人,可他却没赴过一次宴。他这样说:“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他们请的不是我,而是我手中的权。”他自己不吃请,还给全区干部约法三章:一不准到小煤矿赴宴;二不准在办公室设宴;三不准把国家设备送给小煤矿。违者以受贿论处。领导作风硬,工人风气正。4年来,采区没有一个干部收受小煤矿礼物,也没有一个工人私送国家设备。

(四)

如果说勾生礼是以他的行动调动了830名职工积极性的话,那么,他又是以对工人亲如兄弟的真挚情感,凝聚了全区职工的战斗力。

一名老工人退休后生活无人照顾,勾生礼多次出马与有关单位联系,把老工人的儿子从桑树坪矿调到采区。老工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硬是叫儿子给勾生礼送去烟酒以表心意。勾生礼却把烟酒还给老人说:“过去没照顾好你,就算我来给你赔礼吧。”

采煤八队工人毛军因受伤后需输AB型血抢救,血源一时联系不到,勾生礼便乘车到60里外的局医院对医生说:“我是AB型血,请抽吧!”护士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我是伤员的亲哥”。这样,他的热血与工人的鲜血凝在了一起。

勾生礼承包4年,把这个采区的原煤年产由原核定的10万吨,提高到22万多吨,4年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实现了百万吨无死亡。他也连续3年被树为矿劳模,去年又被评为局劳模。 (何世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