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2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问女何所思 四月七日乱弹 图片新闻 漫话渭水之源 甘露(木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漫话渭水之源

侯振瑞

滔滔渭水,挟秦岭之威,假秦川之势,西进大散关,东过风陵渡,终而娇柔地投入到黄河母亲的怀抱之中。千百年来,关中人民受惠于斯,便虔诚地在沿岸为之筑庙立位,四时八节祭祀,承谢它的养育之恩。人常说,“饮水思源”,那么渭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源远流长,发端于甘肃省中部的渭源县境,此后才千回百折,东流而去,开始了全长787公里的征程。

对于渭水的源头,传统的说法是在渭源县西南的鸟鼠山。其实,那不过是泛指,包括方圆数十公里的一大片广阔的山地,渭水的真正源头有二:一为禹河,发源于渭源县城以西十公里处的今清源乡鼠山村龙王沟垴,古今相传为渭水正源。一为清源河,源出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处的豁豁山。在河源地带,二源之水河床窄狭,水量不大,汩汩流淌,恰如绢带。禹河和清源河在县城东一公里的书院村会合,在此以下方称渭河。这时。河面一下子宽绰了许多,在渭源县境内的一段多在四、五十米以上,平坦处甚至有数百米之宽,有了点江河的大气魄。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绝无中下游那种卷沙裹泥的滚滚浊流。由此我们想到,不知在今辈还能否有幸看到渭水全清的壮丽景观。

作为渭水正源的鸟鼠山,一名鸟鼠同穴山,海拔2433米。《尚书·禹贡》云:“导渭自鸟鼠同穴。”又言:“终南惇物,至于鸟鼠。”我们的读者恐怕并非孤陋寡闻,可是鸟鼠能共处同穴,天地间竟有这般奇异的自然现象,而且渭水又是从这里发源,那就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了。然而,这是事实,是数千年前业已为古人所发现的事实。

在鸟鼠山龙王沟垴,有座禹王庙(大禹庙),相传禹曾在此凿鸟鼠之穴导渭出山。周武王时当地土人就凿处立庙祀之,后来代有增修,如今尚存在禹王庙侧,有三眼泉,因呈倒“品”字形,故称“品”字泉。三眼泉水喷涌而出,潺潺汇集,遂成禹河。据传这即为渭水正源。

说起来,正源不正。禹河水量较小,若遇天旱不雨,则干涸断流。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有联云:“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河水,溯到源头祇一盂。”“一盂”之水是断然难成滔滔大流的。

而在鸟鼠山正南十多公里处,有脉名豁豁山,其海拔为3495米。五座子峰东西一字儿排开,绵延数公里,形若五竹,故亦称五竹山。下有池沟、大岘沟、倒糜子沟、石头沟、牛沟等五沟。五沟之水先后汇流,便成为渭水的另一源头——清源河。《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清源河出县西南之五竹山,东流入渭,其水甚清,故名。”清源河河面较宽,急流湍湍,常年不断,至县城东与禹河汇流,再往东先后纳湫峪河、蒲河、莲峰河等支流,于路园乡三河口自西向东出渭源境,从而完成了河原地带49公里的行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