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07日
头版
01

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可喜的一步

本报记者 韩庚

历时17天的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于6月3日胜利闭幕了。与会代表和关注这次会议的各界人士普遍感到:民主意识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前些年,有的外国记者总是把我们国家的各级人大称为“橡皮图章”,一些群众也说人大代表是“吃馒头、举拳头”,就连代表们本人也觉得参加人大会议不过是一种政治荣誉而已。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上述令人忧虑的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请看出现在本次省人大会议上的事实:

代表敢于反映人民呼声,直陈己见。在讨论侯宗宾省长的报告时,安康代表团敢于对政府的决策依据和决策本身提出不同意见或修正意见,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个代表团的代表说,我省仅1987年就有科技成果2000余项,千人自然科技人员占有率居全国第二位,而经济却很落后,说明我省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方面步子迈得不大,措施不力,报告对这一点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省农业学校副教授、代表张启鹏说,侯省长的报告对我省农业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实际上解放37年中,全国粮食年递增率为1.5%,陕西仅为0.6%,全省农业基建投资1986年比1980年下降53.3%。

民主气氛在6月3日的闭幕式上达到了高潮。大会通过有关的9项决议时,有7项出现了反对票和弃权票。通过最后一项有关罢免案的调查报告的决议时,西安代表杨安民走到麦克风前发言,殷切希望新的一届人大不当“橡皮图章”,希望七届人大常委会成员和全体代表带头遵守国法党纪;希望新闻界在今后的报道中实事求是;希望多出几个“包公”式的检察官、法官。这番讲话赢得了全体代表长时间的掌声。

要求候选人亮相。在会议进行中,代表们普遍提出要求:无论是差额选举还是等额选举,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均应在代表面前亮相。否则,只凭一纸为官简历,代表们如何能得知候选人水平之高下?有的候选人从未谋面,代表们如何选择?

这种合理要求得到了实现,5月25日和6月1日上午,候选人依次登上西安人民大厦讲坛,在电视直播、众目睽睽之下,不拿讲稿作了十分钟“竞选演说。”

代表们对此举普遍感到满意,它至少表明了政治民主化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扎扎实实地进行着。

要选能“谋事”的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人大班子和省政府班子的“换届”,因此,人选问题就成了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代表们认为,陕西长期以来“内耗”严重,“窝里斗”不停,有个别领导干部谋人不谋事,致使陕西工作上不去。这次一定要依民心、顺民意,选出一个好班子。

商洛代表、镇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效常说,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首先要敢于改革,开放,其次要清廉执政,不靠真本事,老想靠“关系”上去的人不能当选。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在本次会议选举中,在省委和各民主党派协商提出的候选人名单外,代表们依据《选举法》赋予的权力,十人以上联名提出各项候选人建议名单就有50多人。经过预选,集中较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了差额选时的正式候选人。

5月25日,大会进行第一次选举。人大代表深知手中之笔的份量,慎之又慎地选出了省长和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因未达到法定票数,均未当选。

出现这种局面,在陕西解放39年来还属首次。

对此,有人认为选“乱”了,影响了安定团结;但绝大多数人民代表认为这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可喜现象。有的代表高兴地说,“橡皮图章”开始有了“硬度”。

接着,大会主席团决定:依照选举法和大会选举办法,发扬民主、反复酝酿,继续选举前述三个职务的领导人。

……三天过去了。

5月29日,559名代表又一次走进人民大厦庄严的礼堂,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力,为自己信得过的候选人投下一票

要让人民知道。本次会议的政治透明度之所以提高,除了代表们的努力之外,与新闻媒介单位的有力配合也是分不开的,各新闻单位派出50多名记者驻会报道。陕西电视台将摄象、编辑器材全搬到了驻地,省级各主要新闻单位还设立了读者专线电话,以便迅速反映民情民意。在各个小组的讨论会上,都可以见到记者的身影……

代表的直率发言,人民群众的呼声,通过各种新闻媒介的反馈,给人民代表注入了信心与活力;也给三千万陕西人民增添了希望和干劲。

毋庸置疑,本次大会确实在我省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愿陕西的政治民主化的车轮跑得更快些,更稳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