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周原晨晖 图片新闻 夏日二重奏 竹 广告 广告 “皇历”的由来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周原晨晖

孙见喜

这是一种辉煌的静穆,一种原始雄力的结聚:从东方,天地离合的苍茫处,血的元气膨胀起来,瞬间便作了力的激射,光的喷发!于是,一个巨硕的生命出现了,它光华激射五十亿年!太阳,以她二千万度高温的氢核反应和每秒617公里的物质抛射,养育和造化这距它1.5亿公里的星球和这星球上繁多广博的生命现象……

于是,八百里秦川便小如芥粒,一霎间就被照透了!函谷关的晨雾尚在黄河边宁静着,“周原膴膴”的厚土上便响了牛铃和棒杵,这不正是“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的好时光么?

一群人,一群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人,从豳地(彬县)跋涉而来,五百多里,近百个日夜的迁陟游移,他们累苦了,蓬乱的须发纷披着,宽大的胸胛上裸露着战伤,他们遭了戎狄的袭扰,不得不离开十代经营的豳地。可是,苍茫茫黄土连天,何处是他们休养生息的去处?就在这个辉煌而静穆的早晨,突然,凤鸣岐山,幽雅之声若天乐鸣动。于是,他们欢呼,抛衣而走,赤身而舞,庆贺他们找到了祥瑞之地。那位领头的大汉就要野宴聚餐,采野菜时,竟发现堇荼在豳味苦,在歧如饴,这又是一个吉兆!于是,众人们伐木结庐,筑城造室,不走啦!定居啦!

这就是周人。在这块“山前洪积扇”的黄土台原上,他们开始了大面积的农桑作业。渭河,欢腾从原下流过,脚下的黄土喷溢着芬芳。周文王仁政宽松,宫寝谐和,卑服亲耕,敬天保民;周公旦礼贤下士,明德慎罚,制乱作乐,秩序天下;由此,有了四方归顺,有了成康之世,一个强盛而稳固的王朝基业由渭河平原四向幅射开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疆域扩大,社会发展,周人不固守祖业,而是利我则迁,后稷居邰,公刘居豳,太王迁岐,王季迁程,文王筑沣,武王立镐。他们,重农——裕民——制礼——应变,创立了八百年的皇皇业绩!周人,其民族精神的拙拙大气,其民族实政的固本博纳,迁延后世,或汉或唐,岂非正是这磅礴雄力的遗传和延展吗?

我来到周原的时候,距离古公迁岐已三千零五十四年了,有感于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疲软潺弱,我来了,要领受那磅礴大气,寻觅他们东方文明的精神优势。其时,晨晖普照,小麦墨绿,菜花锦亮,大色块的强烈对比中有雾一样的蜂群,蜂群在作潮音般的轰响。没有听到凤鸣,有饱满的秦川牛在路边肃然挺立。

我错了,周原遗址很是苍凉,当地居民说他们原籍山东,原籍河南,于晨晖光茫中,他们平静而寡言,想那十八平方公里的城郭居室,想那中外瞩目的周人伟业,这古今反差的历史搓动使我心绪不能平衡,我哭了。

其实,是感觉失误。陪同的王文林告诉我:这里是青铜器之乡,出土过有497字铭文的清宫大国宝毛公鼐;这里出土的玉器蚌器卜甲卜骨为国内外学术界瞩目,这里的“周公庙”古木参天,曲径通幽,这里有宝鸡八景之一的润德流泉,所以旅游业

“好了,你们依旧在吃周公。别的呢?”

我的朋友稍作踟蹰,又说:“岐山挂面是清室贡品,1931年参加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久负盛名;还有创于周代的岐山臊子面,用作清宫御膳的岐山面皮——”朋友不能往下讲了。我沉默,我的目光在远处延伸:广阔的关中大平原上,高压输电塔列阵一样排向远方……

王文林笑了。我回身紧握他的双手,我需要一种力的传递,他显然激动了,他说:“岐山工农业总产值近两亿元,比四九年增长9.8倍,比七八年增长百分之八十九;境内工业企业429个,从业人员3.5万,引进新技术八十多项,社会机动车辆三千多台,中小学校243所,学生近八万名……”

在他倒背如流的朗诵声中,我的心又攥紧了。我不得不严肃地问他:“有谁给你布置了宣传任务吗?”他又是一乐,说本县考核干部,县情的熟悉程度是内容之一。见我情绪波动,他摊开双臂向我揽来:“走吧,去看看我们与港商联办的高档羊毛衫厂!”

其实没有什么意思,效益很明白,但那织机的繁乱和吵杂很不合我的心境。不过,路过一家机修厂,我才被真正的激动了,这是一家纯粹的中国人办的厂子。那是一台大功率的沈阳车床,操作的汉子正在强力切削:高速旋转的八十毫米直径的钢棒,硬质合金的车刀咬着它,大吃刀,大走刀,但见“叭叭”声响如放炮,铁屑“咝”一声卷作一个钢饼,即刻被籁籁地抛到远处……我看得惊心动魄,作想:如此强力切削,该不是周人气概的还原吧!

其时,周原上又一个辉煌而静穆的晨晖出现了。我们驻足目礼,仿佛被那旭光消融,唯觉心下的意识渗进三百米深的厚土。蓦然,一种宏观的直线思维在脑际展开:由周而今,由今而后,这宽泛旷达,博大沉雄的民族元气决不会因某人某事而消失沉灭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