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国外地下城 野营 霍梅尼近况 图片新闻 瑞典的彩票诱惑 二十一世纪的住房 外报点滴 尼罗河风光 “我想当世界冠军” 半月体坛大事 观众达25亿 南朝鲜雄心勃勃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观众达25亿

——奥运会纵横淡(五)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过:“随着电视对奥运会的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尝试对比赛进行电视转播,由于条件所限,只是在少数地方用大幅屏幕播放。到了1948年的第14届奥运会,虽然转播,也只是东道国为数不多的电视机收看。

1960年,当第8届冬季奥运会开始了电视转播权的商业性销售后,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的数额简直是扶摇直上。1968年,美国广播公司出资400万美元与墨西哥组委会签定了第18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合同;到了1984年的第23届,已猛涨到2.25亿美元16年增加了27倍多。

电视台肯掏腰包,购买电视转播权,客观上大大缓解了主办奥运会的资金困难,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没有电视转播之前,第15届观众不足7万,而第23届达25亿。

电视转播固然给奥运会带来了不少益处,可同时也动摇了奥运会的独立性。电视台考虑收看率,常常对比赛时间进行干预,奥运会组委会也不得不作出让步。1984年在洛杉矶,已发生此类现象;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组委会也有意将观众最喜爱的田径,拳击等项目安排在上午或中午进行,以满足美国广播公司的要求。所以,有人戏称:“汉城奥运会的第一批胜利者,是美国的电视观众。” (关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