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改革酝酿新突破
取消双轨制 实行商品化
据新华社讯 我国的物资体制改革目前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突破:除极少数品种外,生产资料将由国家的垄断性分配转向全面商品化,进入市场。
近年来,我国在物资体制改革中主要采用的是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样一种过渡性办法,即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的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办法的弊病越来越突出。由于两种价格悬殊,有些生产企业不执行国家分配计划和订货合同,竞相卖高价;投机倒把、牟取暴利的现象也很严重,推动价格不断上涨,给生产建设和市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企业反映尤其强烈。
物资部长柳随年在展望物资改革的前景时指出:“生产资料流通的改革,最后就是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即实现真正的生产资料市场,变双轨制为单轨制。价格放开后,对紧缺而又重要的生产资料,可以按市场价格实行国家统配制度,即定量不定价,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重点生产的需要。”他认为,为适应改革的需要,物资部门必须从主要搞计划分配调拨,转向商品经营,建设好生产资料市场。
据了解,各省、市、自治区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进度明显加快。尽管各地物资体制改革方法、路径各有不同,但其中心都围绕着一个“放”字。
虽然目前物资体制改革只是初步的,但效果却十分明显。在各地已开办的生产资料市场上,物资量比以前丰富了,价格基本上稳住了,用户有了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条件,投机倒卖、哄抬物价的现象大为减少,用户对此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