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实干家的脚印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诸秦勇
民航陕西管理局供应大队车队墙壁上,那24张奖状和9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当笔者问及这些殊荣是怎样来的时,大家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诸秦勇。
他,民航陕管局供应大队的副大队长,四十六七岁。千起工作来,他那泼辣劲要胜过小伙一筹哩!
供应大队是西安机场的后勤保障单位,除了管油、管车,还管地面物资和各类人员的被服,如果谁想利用职权谋点私利,是不难的,可大家对老诸的评价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的,不要说油料、物资这类大宗货,就是有事用用汽车之类的小事,他也退避三舍。今年初,老诸家从机场外搬入机场,其间路途近半公里,还要横穿两条马路,动用公家汽车搬趟家是无可非议的,可老诸却和爱人、孩子。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业余时间,硬是用架子车一件一件地拉完,这决不是老诸赶“时髦”,而是老诸的“传统”做法,早在车队组建初期,老诸的父亲病瘫在床,每次去医院就诊都是拉着架子车前往。久而久之,老诸的行动在全队带出了不随便私用公家车辆的好队风。
每日清晨,是飞机的出港高峰期,仅一架大型机的起飞,就需要13种车辆围着飞机服务,加之西安机场地面窄,航班集中,稍有疏忽就有碰撞飞机的可能,机坪行车安全是大队的首要工作。为了做到合理指挥、科学运行和有章可循,老诸曾不厌其烦地用皮尺反复测量距离,然后逐个订出各种车辆运行的具体细则,使整个机坪车辆管理有条不紊。他本人安全行车45万公里无事故,同时还创造了驾车15万公里不大修的纪录。近年来,诸秦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省局、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原玉斗)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