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妙手施金针 神功除疑病
——记西安南关医院针炙科大夫张静刚
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略阳县一位20多岁的青年农民,气喘吁吁地扛着一块沉甸甸的柏木大匾,步行60里山路,又坐火车将牌匾带到西安,送给南关医院针灸科的张静刚大夫。
这位青年农民名叫侯旭,是略阳县西淮坝乡西淮坝村人,去年8月,他5岁的儿子侯海斌患了乙型脑炎,经当地医院夜以继日地抢救后,孩子的生命虽然保住了,却留下了双目失明的后遗症——视神经萎缩。为了使孩子重见光明,侯旭夫妇东挪西凑借了几千元钱,匆匆赶到西安,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们几乎跑遍了西安市的各大医院,许多专家、教授、主任医师都为难地告诉他们,这种病治愈的希望不大,有的医生还说,海斌的眼睛就象断了丝的灯泡,烧坏了的纸,无法复明。
侯旭夫妇求医四处碰壁,绝望之际,偶然听说西安南关医院针灸科张静刚大夫医术高明,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来就诊,张大夫虽然治过近视、斜视、弱视等眼病,却从未治过视神经萎缩,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将孩子收诊入院。从此,他苦心思索着一个个治疗方案,在许多行家手里也不轻易用针的穴位上,冒着风险大胆用针,并辅之以药物。经过12次治疗后,小海斌就能看到一米远的茶缸,不到一个月,海斌的视力竟奇迹般地恢夏正常,消息传出后,一位曾经主治过海斌的老大夫赞叹道:这真是奇迹。
73岁的退休工人张高峰,去年8月份得了脑溢血,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嘴里连简单的“啊”字都发不出,到一家大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治好,后来他经人介绍来找张大夫看病,只来了十几次,这个起初得让两个儿子抱上病床的老人竞能拉棍下地,嘴里还能说些简单的话语。如今,这位老人已完全恢夏了健康。
在病员中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前不久,一位40多岁的中年患者前来就医,他得的是坐骨神经病,一个多月腰不能伸,路不能走,腿象扭了筋似的疼痛,张大夫给他扎针,银针刚拔利手,他腰也直了,腿也不疼了,一个人挺利索地走出医院的大门,以后再没来过。
今年32岁的张大夫生于一个工人家庭,他曾跟省建职工医院针灸科主任庄淑云学了3年,为了研究人体内部各器官的位置及内部构造,他多次观看并亲自解剖人体,阅读了大量的中西医书籍,并灵活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李爱玲)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