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省青运会见闻琐谈(一)
省里的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最先擂鼓开赛的是水上项目.由于赛区下放到了基层,三青会宣传部搞了个“飞行采访”、炎炎烈日下走马观花,只录得了这一点点见闻。难卦使命的游泳教头
游泳是15日开赛的。一到设在咸阳显像管厂游泳池的赛场,好消息就不断传来,选手们接二连三地打破省各年龄组的纪录。细细打听 方知由于省里缺少标准赛池,有几年不得改写纪录了。听后觉得真惨。山东的淄博市一下子建了10个游泳馆,而我们全省到今天才有5个规格很低的游泳馆,西安竟然连一个馆也没有。有人说搞体育“抓田径,游泳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不假。上海一个沈坚强,在六运会上得的游泳金牌几乎要赶上我们全省的金牌数。游泳是大项,在这届青运会所设的311枚金牌中占了64块.可是没有池子怎么练?光作陆上训练是拿不到金牌的。有人就不懂培养运动员的规律,赛前要游泳教练答协议,立下得牌拿分的指标。那位教练哭笑不得,他的队员5月组队,6月15日才下水训练,7月15日就要得牌子,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教练表示难赴使命,谁知对方大惑不解:“钱也花了衣服也给你们买了,不拿牌子哪咋能说得过去。”听了真是叫人笑不出来,也不知某些领导是怎么想的,难道我们省里在六运会游泳项目上吃了零蛋,是因为我们的队员没有好运动服?
当然,大家都盼望本地市能夺好成绩,也盼望咱们省在七运会上有突破.但是关键在经费,在体制,如果还不停地讨论是先建小馆还是先建大馆,是有重点地突出项目使用经费,不是全面照顾张大网捉角等等利弊兼有的问题,那就会又耽误一批好苗苗.重要的是要干起来。
(王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