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流通领域的弄潮人
——记大荔县商业局长张杰明
低个,圆脸,笑容满面,灵气盈眼。有事找他,十有八九扑空。他总在基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费鞋、费自行车。他就是大荔县商业局长张杰明。
1986年10月,35岁的张杰明一上任,就决定从一些搞内耗争权夺利严重的单位抓起。一时,平地风波骤起,风言冷语袭来。张杰明没有退缩。他骑上车子,多次到这些单位了解情况。胸有成竹后,立即把11名年轻有为,有开拓精神的干部推上了领导岗位。对这些干部,他帮他们工作,为他们撑腰。毕玉怀,由副食公司副经理提拔成经理,感到人难处、事难办,想撂挑子。张杰明鼓励他大胆工作,和他一起深入柜组,制定出改革方案,同时,又做好其他人的工作,使副食公司一班人拧成了一股劲,很快扭转了经营不景气的局面。对有开拓精神的干部,张杰明更是大胆支持。王仲生承包锦华食品厂后,严格管理,伤了一些人。告状的、写匿名信的、造谣中伤的接踵而至,使他难以工作。张杰明到锦华厂,公开支持王仲生,正气迅速压倒邪气.
从1982年起,由于棉布、纤维织品大景积压,百货公司患了“大肚子”病。1986年10月,张杰明在百货公司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会上,他提出商品采取保本保利息管理的措施。这是尝试,也是冒险。他说,大胆干,有了问题,我担责任。他们派人到长春,安徽取经,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外地经验,一个月时间就把价值30多万元的商品处理完毕,加快了资金周转,企业立即有了生机。
张杰观是个有心人。前年,他在省商业厅开会,获悉膨化雪糕倍受消费者青睐,便立即电告饮食服务公司,从购买设备到产品上市,仅用了7天。不到一个月,就获利4500多元,他带人去河南、山东考察,发现西瓜罐头走俏。回来后多次找省、地、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争取回70多万元投资,建起一条罐头生产流水线。今年春节,30多吨西瓜罐头投放市场,很快销售一空。(頻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