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浓墨重彩书写改革时代的弄潮儿
本报“在改革的浪潮中”征文比赛揭晓
十五篇报告文学散文获奖
本报讯 10月14日,本报和宝鸡机床厂在西安举行颁奖仪式,为“在改革的浪潮中”报告文学、散文征文活动中的获奖作者和作品主人公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
省顾委副主任白文华,省政协副主席吴庆云、省总主席薛昭鋆、省文联主席胡采以及著名作家杜鹏程、路遥、京夫等出席了颁奖仪式。
省文联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胡采在讲话中提出,企业家要支持文艺改革,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文艺要反映时代生活,作家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人民大众的文学,目前市场上黄色低级的作品刊物泛滥,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旨在促进改革深入发展,繁荣我省文学创作的这次征文活动,是由本报和宝鸡机床厂共同举办的。八个月中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2957篇,我省的93个市县均有来稿。这些作品反映了改革浪潮中各阶层人们的拼搏、奋进、思索及某些人的迷惘心态。作者中既有有名望的专业作家,也有脱颖而出的新人。报社从中筛选了81篇刊登,最后从中评选出15篇获奖。这些作品以生活的底蕴和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获奖作品中有我省著名作家蒋金彦和商子秦合写的报告文学《新官纪实》,有陈欣明写的《深山里有九节狸》,有袁瑛写的《物价卫士》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编辑在众多的来稿中发现了一篇题为《我们焊接班》的散文,作者高炳文本人就是电焊工,至今仍未脱离生产岗位,他的这篇处女作洋溢着青春活力,充满生活气息,热情讴歌了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阶级,这次也被评为优秀奖。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