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桑树坪煤矿闹粮荒
十四天减产三万八千吨煤
本报讯 西北最大的煤矿桑树坪矿,因缺粮影响井下生产,元旦过后14天,减产38032吨。
桑树坪煤矿共有家属职工3万多人,日耗粮4万斤,而粮站供应的粮食不足一半。以正式职工为例,上月应供23万斤,实际只供了12.3万斤,少供10.7万斤。
该矿吃粮从去年10月开始紧张,12月达到高峰,不少家庭开始断顿。皮带队工人李选民,全家4口人,上月排队5天买了一袋面,中旬便开始靠借粮糊口。退休工人周生文一家11口,上月排队4天买了50斤粮,后又向别人借了一袋面,从街上买了一袋红薯,还不够吃,只好在街上买高价馍过日子。到了元月13日排队从粮店开了一袋面粉票,但捧着票票却无面可取,到了15日,还只能盯着那票票发愁。
在当前煤炭供应十分紧张、矿上多方动员工人多产煤的情况下却闹粮荒,使得全矿职工人心惶惶,不能将全副精力用到生产上。有些职工开始给老家疏散老人和孩子,家属们天不亮便在各粮站排队,职工上班时夹着面袋,只要听说粮站来粮便放下工作跑去抢购。运输二队生产班长马卫军,家里断粮后,一连6天没买上面。一天,他带的是8点班,应该是17点升井。他却13点升井买粮,一个班40多个工人只有在井下“放羊”。桑树坪矿对下属的皮带队、通风二队、运输队和综采二队做了一个统计,因买粮造成出勒率下降20%。
据桑树坪王峰粮站的负责同志讲,造成桑树坪矿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汽油、资金短缺,原粮调不进来。
桑树坪矿的职工则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是粮站对解决该矿粮食供应不足问题重视不够。他们说:粮站反映运力不足,我们通过关系千辛万苦从铁路上弄了4节车皮,甩到白村车站,并派去40个工人,7辆汽车帮助转运,结果因粮站没有麻袋而放空了两个车皮。
本报记者 翟龙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