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1月21日
头版
01

元旦刚过春节临 三分高兴七分愁

西安青年职工面对愈刮愈烈的送礼风苦叹奈何

本报讯 (通讯员岐山 胡春利)有道是:“小伙子爱过年,老汉怕花钱”。可如今的年轻人,在日益盛行的送礼风面前,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也怕起过“年”来了。记者看到,不少在元旦期间刚因送礼掏空了腰包的青年职工,又愁眉苦脸地筹划着春节的送礼开支来源,计算着送礼的份数。

在西安变压器电炉厂十车间,我们与该车间的三名团支部委员、十七名青年职工进行了座谈。座谈中青年职工和团干都谈“节”色变,心中恐慌不安,认为请客送礼是如今最令人头痛的事。这些同志给我们列举了招工礼、定级礼、晋级礼、生日礼、退休礼、结婚礼、孩子满月礼、提干调动礼、关系礼、考入成人高校礼等二十多个送礼项目。他们自己粗略地将1988年至今所送的礼品计算了一下,其中一年零一个月送礼最多的达800元以上,最少的在100元以上。这20人一年零一个月每人平均送礼在350元左右。仅此送礼一项开支就用去了他们平均年工资的57%,再加上“吃、穿、住、行”等花消,他们的工资一年下来,根本不够支出。目前,又临春节,他们每人平均至少要支出70元礼钱。

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青工吴强对我们说:元旦至今他送了120多元的礼,其中五位师傅结婚送礼,每人二十元,买新年贺年卡用了20元。他的月工资只有47元,送礼是他月工资的近三倍。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少送点?他坦诚地说;过节给师傅送礼,已成惯例,再说节日师傅结婚;否则师傅会说你小气,别人知道你没有向师傅送礼,也会对你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人称“结婚送礼是定期存款,自己结婚时便可取出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新婚青工吴燕龙。他说;“我结婚时也有这种想法,但现在看来太不现实了。我结婚时共收礼1200多元,可是用来摆酒席的钱就花了1500多元,礼钱完全用在请客还礼上仍不够,自己照样掏腰包,真是结婚时收礼和送礼双方都损失,钱都用在了铺张浪费上,无任何意义。”

记者还从西安市公交公司电车一场、铁道部西安车辆厂、西北国棉五厂等青工中听到,他们不少人不仅元旦送礼都过百元,还都说正为春节要送百元以上的礼品发愁。面对大大超过自己收入的送礼支出,一些青工说:“我们只好向家里伸手,家里解决不了,向单位借,有些人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记者呼吁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都来关注送礼现象,积极引导青年树立起新的、正确的送礼观念,为切实解决送礼过度问题多做些实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