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爱厂之心赤诚感人
华山厂女工邹晓燕岗位平凡品德高尚光荣入党
本报讯 见工作抢着干,见歪风坚决顶,见好处躲着意,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的国营华山机械厂普通女工邹晓燕,长期在一些人的白眼和不理解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克尽职守,默默地尽一名工人的主人翁责任。她的品德和事迹终于被大多数职工承认和理解,受到人们的尊敬。她十多年来要求入党的夙望,也于1988年12月得以实现。
邹晓燕是国营华山机械厂八车间油库保管工。经管汽油、煤油,润滑油等13个品种,年进出量在8吨以上。为了保障车间生产用油,她对车间的每台设备都进行详测;哪台机床最大限度用多少油。最小用多少油。心中都有数。做到既保障供给,又不多发工厂的一滴油。车间、乃至厂内的一些人常以洗零件、为机器加油为名,想从她手中揩些油供自己的摩托车用或派其它用场,她都一一拒绝,就连本车间党支部书记几次找她要油拖地板,有些干部要汽油装打火机,也被她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
时间长了,“好心”的工友见她这么“死心眼”,就开导说;“你长期申请入党为啥不被吸收。还不是不会来事!”“你看你,连书记的面子都不给么!还能入党?”还有人咒她:“你这样不近人情,将来不得好死。死了也没人管”。有人因从她手中难以给自己的摩托车捞上油,竟然愤愤地威胁道:“我就想扇你两个耳光!”面对各色人等。邹晓燕坚定地说:“你们对我咋样都行,唯独工厂的油只能用在工厂的生产上,不能供你们私用!”
邹晓燕不只在发油上严把关,而且在节油上千方百计想办法。车间有的床子漏油严重,她就拿来棉纱,蹲在机床前,把漏在地上的油一滴滴沾起来,然后拧在桶里;一台数控机床油池的冷却油与液压油混合后,从地沟流掉,她就跪在地沟边,一勺勺地将油收回,仅87年一年,她收回废油7吨多,经工厂再生后使用。
邹晓燕管油严,节油多,每年分得的奖金就多些。但每到这时,她总是说:“和车间生产的师傅们比,我属后勤,应该少拿奖”。为此,她除领月、季、年的平均最低奖外,其它一概不要。
说到对工厂的爱,邹晓燕可真是倾尽了心血。按厂里老规定,凡子女年满14岁的女职工,就可搬出母子间,由工厂分给一套较宽敞的住房。邹晓燕是住母子间这排房的排长,88年底,她和另外八名女工的子女都满14岁,但工厂却未有让她们搬家的意思。一天,八位女工带着孩子找到她,要同她一起去找厂长。邹晓燕见状盾想,这不是给厂长施加压力吗?她忙劝住工友,说等她先去问明原因后再说。见至厂长后,她听说去年由于原材料涨价,社会摊派加重。企业负担增加。所以眼下无钱修房。厂长举例说;“就拿职工用的液化汽来说,工厂只收职工少量的钱,每缸由工厂补贴8.5元。”邹晓燕听后,把舌头一吐。心中计算道,每年仅用液化汽一项。我不就沾了工厂的不少光吗!她回来后把这些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姐妹,大家都表示愿为工厂分优解难,再不找广长的麻烦。
邹晓燕所在的国营华山机械厂有8000多名职工,将近有一半人都已用上了彩电和冰箱,但在她的家里,只有一台14时黑白电视机、一台单管录音机和一台长城牌落地风扇。对此,邹晓燕乐呵呵地对记者说:“看,不少了呀?在生活上,我只能和自己比,比我以前好多了?”
邹晓燕在国营华山机械厂工作了17年。这期间,她的这些高尚行为和先进思想,在一些人眼里曾变过型。有人说她是想当官,有人不信在当今社会还会有抢着干活躲着拿钱的;更有甚者,竟然怀疑她有病。但邹晓燕面对来自各方的闲言碎语,坚持“我就是我,我就是要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来尽一个工人的主人翁之责。”
所幸的是,邹晓燕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越来越多的职工所承认和理解,不少工人对她说:“你管油管得对,顶歪风顶得好,不然把工厂的东西都让个人揩了去,那还能叫工厂吗!”
(歧山 董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