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梁汉忠创业记
铜川矿务局地质勘探公司经理梁汉忠上任不到4年,就使一个死气沉沉的企业跃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全公司挖潜创收达百万元以上。于是,他便获得了“梁百万”的雅号。
地质勘探公司的前身叫局钻探队,300来号人。担负着全局的补探工作。就这么一个小摊了,当初由于班子涣散等原因弄得不成样子。1984年,仅完成了全年任务的60%,企业又严重超支亏损。职工人心自然也七零八落了。
就在这企业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原在蒲白矿工作的梁汉忠被任命为队长走马上任了,梁汉忠这个40多岁,从事矿产工作多年的红脸大汉深知,要改变勘探队这种局面非动大手术不可。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他提出了振兴企业的十年规划,并将规划分解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打基础的五年计划,围绕主要目标,每年又落实一个具体目标。当时不少人以为他在吹牛,不相信他能站住脚,一些领导心里也没底,但梁汉忠决心已定。
在企业“团结拚搏迈大步”的1987年,他扛起被褥住到了山区,一住就是多半年。70多斤重的管子,别人扛5趟,他扛8趟;车坏在山里,他让工人休息,自己晚上看车,在感情投资的同时,他在企业内部实行了全面改革。首先对车间、车队等部门和行政科室实行资金分块承包,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开展达标竞赛。这几招还真灵,全队当年完成钻探进尺竟一举突破了两万米大关,整整比亏损的1984年超出两倍还多,月钻效率比全国平均月效高出一倍以上;在全国单机竞赛前6名中,他们竟占了3名。去年他们继续保持好势头,4台钻机3台达标,创出全国达标率最好水平。节约、挖潜、多种经营创收累计达到120多万元。
在第一步改革成效面前,梁汉忠没有忘乎所以。他明白随着钻探工作的发展,矿区地质补勘任务将逐年减少,企业潜在着断炊的危机。他当机提出多种经营与钻探生产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国家不给投资,风险又大,领导层意见不一。梁汉忠认准这道棋,决定不要国家一分钱,自筹资金。前年,他们先是上了工程地质钻,当年赢利11万多元;去年全面铺开,投资80多万元,上了7个多种经营项目。梁汉忠满怀信心地说,以后就是没有钻探任务,我们公司仍然可以生存发展,职工收入还会不断提高。
要稳定人心,就要使职工看到企业的希望,使职工有奔头。去年公司人均收入2193元,比1984年翻了一番;多种经营发展起来以后,他们安置了所有的待业青年,现在扩大生产反而缺少劳力。原先职工住宅破旧不堪,现在,他们建起了两幢家属楼。职工食堂、澡塘、单身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一套福利设施也即将交付使用。
几年来,地探公司兴旺发达,而梁汉忠的办公室还是简朴如初,两个副经理仍合用一个小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和打字员在一个房间工作,公司领导出出进进仍坐着破旧的吉普车。领导关心职工,职工也惦记着领导,连续两年公司职代会都通过决议,专门给梁汉忠予以奖励。
(孙枫凯 冯中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