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傻子”精神
——记董家河矿采媒二队班长李建庄
有人说李建庄“傻”,其实,他一米八的个头,参加煤矿工作13年来,从未休过病假。他那胸脯隆起的肌肉,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他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有人叫池“傻李”,他只是抿嘴一笑。但谁不夸李建庄是董家河煤矿采煤二队一每好汉呢!
调离采煤岗位他不愿——傻得可赞
1985年4月,采二队在11517工作面撤大顶时,大顶压来,柱子被催到。李建庄被压在石下,右腿三处粉碎性骨折。矿上两次鉴定,他已不宜在井下工作,调他到地面干辅助工。他找到矿领导说:“我的腿不碍事。我浑身有的是力气不要让我离开采煤一线。”这样,硬是拖着这条残腿,1988年他出勤达352天:他还带领这个班的10多个工人创造过炮采月产4千多吨的好成绩;短趣的20分钟,他可以放完40节槽子的大顶,并打好密柱。工作面撤大顶时,120斤重的铁柱子,他一个人扛过80多根,肩膀扛的又红又肿,回到家后妻子见了心疼得直掉泪。
3月2日早班,李建庄带领全班提前进入工作面。挂梁打点柱,为正常生产做准备工作。10点钟以后,割煤机组推进到工作面“马背”跟前,他为了排除阻挡机组正常运行的点柱子,不幸手掌被机组和柱子锁套击穿,小指粉碎性骨折。他迅速用炮线扎紧手腕止血,仍然干个不停。跟班副队长发现后,才把他扶上了井。
手术从12时一直做到下午5时,他又饿、又累、又痛,额头渗着豆大的汗珠但没叫一声痛。主治大夫感动地说:“我动过那么多手术,还没见过这样坚强的汉子。”
手术第二天,他就吊着一只胳膊到队部询问生产情况,每天参加班前会,时刻把生产挂在心上。
领导三让疗养他不去——傻得高尚
去年3月份,组织上考虑到李建庄的身体情况,矿工会给采队分配了一名去大连疗养名额,队上让他去。可他说啥也不去,把名额让给了一位老工人;7月份,队上又和矿工会联系,让他去无锡疗养。当时他们队正在518工作面搞回收,地质条件不好,任务非常艰巨,他还是没有离开自己的采煤岗位;9月份,矿上又有去无锡疗养的指标,这次队上决定非让他去不可,可建庄还是摇了摇头。他不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这样,他三次放弃外出疗养机会。有人说:建庄有“傻病”哩!他又是抿嘴一笑,说:“关键时刻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我可不愿丢人。”
碰到违章生产他瞪眼——傻得可爱
李建庄从1984年担任班长以来,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方面,历来是:石头上钉钉子——硬顶硬。
有一次,过度段溜子移过后,密柱没打够都升井了。他发现后,心想:这不是人为的制造不安全因素吗?要是下一班也不处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非出事不可,他当即又和副班长带领几名工人迅速赶到井下,打完密柱、他又检查合格后,他们才又一同升井。
随着用工制度改革,大批的农村协议工充实到生产一线,这些新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而且技术素质差。每次下井,他都提前进入工作面,检查和处理完不安全隐患后,才叫同志们进入工作面干活。他总是埋得最深的柱子带头披,放大顶最危险亲自提锤干,他说:“要让工人服气,就要干出让工人服气的事来,不能光耍嘴皮子。”
他把对工人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严格管理工作中去,从不马虎凑合,感情用事。也正是这种“严”字当头,碰到违章生产的事,他都是把眼瞪得圆圆的。对此,全班同志也都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更加亲近他,喜欢他。正是这样,使得他所在的一班去年实现安全生产无轻伤事故,他们还先后转战了3个工作面,回收两个工作面,都提前完成了任务。去年安全、产量、质量都名列全队之首。
(宋玉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