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部分职工对生产态度冷漠应引起重视
编辑同志:
时下,我省一些纺织企业面临种种困境:能源紧缺、原料紧缺、资金紧缺,厂长们面对企业“无米下锅”,无不心急如焚。
可是,在纺织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职工,面对企业的重重困难,却普遍表现出与己无关的冷漠态度。在西安某纺织厂,限电的通知刚刚下达,车间里竟响起一片欢呼声。在咸阳某纺织厂门口,两位青年女工正在议论某厂放假的消息,一位女工脱口说:“真糟糕!咱厂也不放假。”据笔者对某纺织厂149名一线工人的调查,希望因限电等原因停产的有1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0%左右;认为企业生产任务完成与否是“当官们”的事,与工人无关的有12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4%。
作为企业“主人翁”的职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青年工人,对企业命运表现出如此冷漠的态度,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由此提出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处理好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矛盾等问题,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西北国棉二厂 周宁光23
编后
职工对企业兴衰采取冷漠态度,据了解并不仅仅限于个别企业,似乎成了企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可否认这与一些职工素质不高有关,但与工矿企业的领导者把职工当作雇用者,不真正关心职工生活,不认真解决职工困难有着直接的关系。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这话是有其道理的。最近,中央首长一再指出,要提高职工的主人公地位,领导干部要真正作人民的公仆。但我们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只知抓生产,抓利润指标,不知道做人的工作,不知道做思想工作;甚至有些厂长们颐指气使,对工人动辄呵叱命令,这样做只能使职工离心离德,愈来愈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