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9月05日
头版
01

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为己谋算还是为众着想

西安制药厂发生职工抢房事件

本报讯 8月29日,西安制药厂发生了震动厂内外的职工抢房事件。

该厂是一个有着3000多名职工的老企业,由于缺少新产品、拳头产品,厂里近几年经营一直走下坡路。从去年6月份起,由于主产品四环素染菌,厂里严重亏损,截至今年8月底,已亏损1700万元。该厂今年计划实现利润1600万元,但截至6月份只完成了200多万元,该厂的住房状况一直也很窘迫,全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5平方米,有170多户职工住在低矮而破旧不堪,且只有9.8平方米的平房中,号称贫民窟。相对而言,该厂60多名厂级领导和高级技术人员住房情况则较好,大都住在水源和卫生条件较好,使用面积较大的12号、13号、14号楼上。在这种情况下,建房理应雪中送炭,解决住房条件差的工人住房,但厂领导却还要为自己锦上添花,在新修建住宅楼时,又特意修了座“高工干部楼”,明确规定住房对象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厂级领导和老干部。

该厂分房的戏早在去年就演开了。但由于两个焦点问题——厂领导进不进“高工干部楼”,一般职工根据什么条件排队分房确定不下来,分房方案难以定下来,因而房子虽早已在今年年初建好,但一直住不进去。

在今年2月14日的一次厂办会议上,与会人员对居住条件较好的厂领导要不要住高工楼争论不休,大多数领导都唯恐自己被划出“高工干部楼”之外。在紧接着召开的一次职工生活委员会上,大多数代表否决了厂干部住“高工干部楼”的议题,2月12日,厂职代会在厂领导坚持要住进高工干部楼的强硬态度下,和“讨论不出结果就不散会”的压力下,勉强通过厂领导可住高工干部楼这一方案。

该厂职工分房政策还缺乏连续性,一贯性。按该厂职工的话来说,就是一次一个样,怎样对制订方案的人有利就怎么来。这就使不少职工按前次分房方案可分到房子的,这次就可能分不上,因而心中气不顺。另外,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分房是“蝉脱式”,每次分房每次换新房好房,退下来的分给其他人。有位年龄、工龄都不长的厂级干部,厂里四次分房他都换新房,一次比一次高级,工人把这些干部叫“刷房队”。

8月19日,在7名厂级领导、10名老干部和40名高工相继在震耳的鞭炮声中搬进带有卫生间的三室一厅的新房时,该厂许多为住房忧愁了几十年的职工感到揪心撕肺般难受;

20多户认为自己应分上房而未分上的职工砸门扭锁,抢占了住房。

显然,砸门扭锁抢占住房是不对的,但有些问题是不是值得有关领导乃至制订政策者好好反思呢!

本报报记者 刘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