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些人趁介绍劳工之机大发黑财
西安市劳务市场混乱亟需统管整顿
本报讯 西安市计划外用工劳务市场开办五年来,为解决城市家庭劳务用工和农村剩余劳力的输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无专设机构管理,全市25个劳务介绍所普遍管理混乱,一些人趁介绍劳工之机大发黑财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一,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趁机贩卖人口。以柏树林劳务市场为例,这里有两个劳务公司11个介绍所,每天平均人流量在200至300人之间。就在这不足千米的市场上,几乎每天都要发生5至6起贩卖人口案件。南郑县某村两姊妹到西安谋生,她们在柏树林劳务所登记完后,在市场上遇到一个自称要雇工的人说:要两名服务人员,月工资90元,奖金30元。两姊妹涉世甚浅,欣然答应。那人又说:“现在我要去外地进货,你们先去帮个手。”两姊妹跟着上了火车,到安徽后每人便以2400元的价格被那人卖掉了。
第二,个别劳务介绍所外招工业务人员以招工为名,四处行骗。其手段有三,一是骗取报名费;二是以好工作高工资相诱,结果许诺和实际工作不符,使劳方上当;三是三角合同。雇主和介绍方、介绍方和劳方所签订合同中工资数额不一致,以此骗取介绍费。柏树林劳务公司的胡金银到四川招工,就是以三角合同一次骗钱5100元的。
第三,雇劳双方用假证明互相行骗。劳方持假证明去雇主家干活,干不了几天,东西一偷就跑了,按证明地址去查,人地都是假的。雇方持假证明、假营业执照去劳务市场招工主要是骗卖骗奸。
第四,雇劳双方发生矛盾得不到解决,雇方违背合同给劳方加大工作量,扩大工作范围。劳方干几天后不服管,该干的工作不干,双方因这些问题发生矛盾后没有办法解决。此外,劳方干了活拿不到工资,或少拿工资的事件也常发生。这类问题在建筑普工和食堂帮工身上发生最多,有的建筑队不给或少给工资的占到50%多。
本报记者 翟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