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9月26日
头版
01

心血浇得山花红

——记城固县付家坪小学教师禹厂荣

他是一个穷教书的,名字叫禹长荣。

说他穷,不仅因为他自己穷,他的学校也穷。十年前,他来到这个“学校”,只有一间破草房,四壁漏风,矮小昏暗,白色的霉毛一直爬上墙脚;四套楠木棒搭起四张桌凳,一只墨水瓶改制一盏煤油灯,这就是他——也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家当。四位前任全走了,“学校”里没有一个学生。

他二话不说,上山砍檩割草,脱鞋和泥,将窟窿眼眼全堵严实了。他又穿上鞋一座山一座山翻梁越岭去动员孩子们来上学。有的家长说:“上学?裤子都穿不上,拿什么钱交学费?”他一拳擂在一块大青石上:“学费我包了!”于是掏出自己当水电站会计获先进的奖金结余的二百元,总算招来了七个孩子。

光自己掏腰包总不是个办法。活人能让尿憋死?他带孩子们钻山沟,爬山峁。挖了药材,拣了板栗,砍了木柴,剥了棕皮。他托人捎到来回要走三天山路的城固县城去换钱;他领着学生点木耳,种党参,开荒种菜种果树。积腋成裘,聚沙成塔,学校居然达到了人均年收入320元。

别小看这点钱。有了这些钱,禹长荣新修了三间教室,更新了全部桌凳,购买了近百件教学仪器,办起了少年活动室。除此之外,还对学生实行“四免”(免学杂费、代办费,书本费、医疗费)“一发”(发一套涤卡校服)。当这个穷山沟里毕业的小学毕业生,穿着一套校服升入初中而且仍由原小学全包学费供应到初中毕业的消息传出时,有多少城镇的中学生对他们投去敬羡的眼光。

禹长荣对孩子还象是一个慈爱的母亲。他学会了理发、缝衣、钉鞋,他学会了看病,他还买回了缝纫机、补鞋机、裁剪刀,哪一个孩子的衣服鞋袜上,没有留下过这位是老师又是严父慈母的手印呢?那一年,董德清小朋友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却暴病去世了,父亲患有痴呆症,无力供孩子上学,怎么办?禹长荣二话不说,把小德清接到自己家里,连夜给孩子赶做衣服,供吃供喝,就这样,一直供董德清读完了初中。像董德清这样的孩子,他一共供养过4个!

禹长荣教书是高手。就在那么一个“一脚踏三县”的穷山沟里的穷学堂里,他连续十年使学生“四率”达到百分之百。一九八七年全县统考,他们三个年级数学成绩平均九十四分,名列第二。一个山村教师的他,取得这些成绩该付出了多少心血呀!

禹长荣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山乡人民,在他们那山沟沟,几乎是有口皆碑。十年来,禹长荣先后二十多次被各级政府授予各种模范称号,最近他又光荣地被评选为全国劳模。

周矢 曲亚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