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油海 滴油不沾
——记洛南县石油公司经理王学忠
在滚滚的洛河两岸,人们称赞他是“身在油库不揩油,两袖清风的好‘油官’”。他就是洛南县石油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王学忠。
近年来,石油走俏,供不应求。这在某些人看来,正是王学忠这位掌管石油大权的“油官”大发“洋财”的好机会。然而,在石油公司任职6年多来,老王不仅没有发财,倒是得罪了一些亲戚、领导和熟人。前年冬季的一天,老王刚从机关回到家里,一位青年妇女便一头闯了进来。来人笑呵呵地喊着表哥说:“最近娃他爸买了一辆汽车,眼下汽油紧张,您是咱县上管油的,往后还得请你多多关照”。来人是王经理的一个表妹。她一边说一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了点心、糖果等礼品。老王见此情景,仿佛人格受到了莫大侮辱。他严肃地对表妹说:“汽油是国家的紧俏商品,国家都有规定,我怎能随便处理呢?”说着便连人带物送出了门。
老王担任经理后,公司先后计划修建职工宿舍、办公楼、车库、消防池、仓库等工程。承包公告一发布,前来找他请求承包工程的人员接踵而至。他们直言不讳地告诉王学忠说:“只要您把工程包给我,我们有福同享,利益均沾,互利互惠”。老王面对着大堆的礼品和举手可得的回扣,眼不红,心不动,不仅——退还了礼品,还坚决不把工程承包给他们。后来,经公司管委会多方考察研究,把修建办公楼的工程承包给了当地一位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并与乙方签定了严格的承包合同。按照合同规定,这所新建的办公楼应在1988年8月15日交付使用,但在基建中由于天雨影响和物资供应跟不上,直到9月底才完工。建筑队负责人怕老王要从重处罚,便带着礼品去给老王说情。王学忠诚恳地说:“你们承包的这期工程虽然没有按期完成,但质量很好,你们也尽到了最大努力。再说,雨天影响和原材料涨价,这些都是特殊情况所致,我们公司管委会已经商量过,决定不再处罚你们。”来人听了以后非常激动,忙掏出礼品准备告辞,老王硬是制止了他的这一行动,并让其带走了礼品。
王学忠在石油的长河边整整走了6年多,他的脚始终是干的,手是净的。6年里,他先后20多次将别人硬塞给他的礼品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即使上级发给他的奖金和个人应得部分,他也从不把金钱看得那么重。1987和1988两年的240元年终奖金,他分文未取,全部分给了职工。去年,他承包的石油公司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利税指标,县财政局奖给他100元现金,他全部送到县救灾办公室,捐献给了灾区人民。
由于王学忠工作成绩突出,他所在的单位去年被中共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单位;他本人又被省委评为端正党风的先进个人。
本报通讯员 张云青 张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