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11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犟牛”厂长 修正主义的表 图片新闻 陈毅哥俩的两副对联 图片新闻 秦代骑兵的英姿 神 游 记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犟牛”厂长

吴树民

他本来是翻砂厂厂长,连任5年,年年盈利。有人打趣说:“你这辈子只能吊死在这棵树上了。”他脖子一拧:“走着瞧!”转眼,变戏法似的,筹建起一座食品厂。

起步,并不等于成功,因技术欠缺,投产不到两个月,亏损700多元库房里积压的糕点卖不出去,只好分给职工。有人指脊背,说他“祖坟里就没办食品厂的风脉!”他脖子一拧:“走着瞧!”他和李文学经过市场调查、经济预测,决定转产蓼花糖。有人当面顶他们:“做蓼花糖你们谁见过?还要办厂?”他脖子又是一拧。

他不是故意赌气钻死胡同,也不是盲人骑瞎马冒打乱撞。前车之鉴,技术就是关键。他费尽千辛万苦访得一人,此人通晓全套工艺,他破格给以优厚待遇,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创业,终于做出了首批合格的蓼花糖。

他一心扑在厂子上,端阳书后好久,突然想起自己地里的麦子还没收,跑到地头一番,只剩下白花花的一地麦茬…

“南茂”牌蓼糖摆进西安百余家食品商店的柜台以后,他毫不足满,又和著名的农民企业家、秦原公司总经理李天成,用网篮背着蓼花糖,闯进北京,个把月,在京销售蓼花糖30多万斤,震动三秦。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他一面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和技术表演活动,一面组织力量改进生产设备。给蓼花糖上芝麻的滚筒式摇光机图纸画好后,去请教一家省属厂的机械总工程师,答复:理论上不能成立。他们却捣鼓成了!就这样,先后设计制造出芝麻脱皮机、振动筛、调胚机等9台设备,不同工序上提高工效5到10倍。

改善厂房设施,适逢紧缩银根。有人说:“尾巴夹紧,小心给厂子张出个大窟窿!”他脖子又一拧:“走着瞧!”不到一年,造价20多万元、面积千余平方米的新车间、新库房楼,已经耸立在厂子中央。

9年来,“南茂”牌蓼花糖在全省百余家同行中始终名列第一。而厂子的固定资产已由1982年的12.7万元,增加到101.5万元;销售收入,是1982年的13倍。

他,就是被三原县命名为农民企业家之后,又被咸阳市命名为优秀厂长的王原县南兰蓼花糖厂厂长曹新民。

他小名牛儿,脾性又犟,人称“犟牛”厂长。可是相貌却无论如何无法和犟牛联系到一起,他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雅雅,加之衣着整洁,风度翩翩,稍不留意,常会把他当成讲师或者记者一类人物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