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偏向虎山行
——记大秦线优秀共产党员郭引苟
在大(同)秦(皇岛)铁路线上,每当看到一座座雄伟的大桥,一条条长长的隧道,便使人想起那些曾在这里鏖战过的众多的默默无闻、不屈不挠的掘进者。铁二十局三处一段指导员郭引苟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1985年夏天。隧道工程经过破碎地层,常常出现严重的塌方,有伤亡现象,这对工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天的冲击,恐惧的阴云压抑着每个工人的心。这时郭引苟主动向党委要求担任张家湾这段隧道工程的任务。他不汉订出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科学的安全措施,而且自己率先进入了危险区。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按照安全方法施工,战胜了近百次塌方,排除了无数次险情,硬是从死亡线上冲了过去,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这一棘手的任务。
1986年,在开展隧道工程的QC活动中,郭引苟根据隧道工程的危险性、地层的复杂性,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试验,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超欠挖。加快了施工循环次数,并创造了人工掘进日百米成洞的记录。在局召开的QC小组成果发表会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的的称颂。
“老毛病了,没事儿”。这是郭引苟的口头禅。1988年12月份二期工程郭沟隧道施工中,正处在天寒地冻时,洞口上面岩层较薄,开挖洞口难度较大,又容易塌方,使洞口难以成型,郭指导员就亲自率领职工操作。突然他的胃疼痛难忍,他双手捂着吐子,脸色苍白,工友们劝他休息一会,可他又是那句口头禅。等疼痛稍缓他又抡起了风枪。直到炮眼快打完时,他再也支撑不住了,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铁道工程队,流动性大,常年在野外作业,很艰苦。郭指导员家有年迈的老母和多病的妻子,几亩责任田也等人耕种,因此经济收入低,生活拮据。今年麦收季节,他妻子十分犯愁,怕他和往年一样会因工作忙不能回家,便提前来信催促。正当他准备动身之际,段党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向全段职工发出了“大干一百天”的动员令。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定放弃回家,将家信装在口袋里,留下来带领职工们大干。
……河水,在脚下流淌,地心,被客车震得轰鸣。现在,当我们乘这世纪的风,跨越千山万水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仿佛看到共产党员郭引苟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仍在那里用自己有力的脊梁支撑着这沉重的山体,用双手擎起那钢铁的长虹!(王扩军 朱华)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