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笑迎旅客来服务暖人心
记全国劳模咸阳服务楼旅社负责人张玉兰
今年2月5日是除夕之夜,可咸阳服务楼旅社还住着几十名远离家乡的旅客。正当他们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人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旅社负责人张玉兰回家,一起带来了花生、瓜子、糖果、菜蔬酒肴,并让儿女们为客人包了饺子,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了除夕夜。
这是服务楼旅社“笑迎宾客来,服务暖人心”宗旨实践中的一个平常的镜头。
张玉兰1985年来到旅社后就定下规矩:职工帮客人排忧解难,给予单项奖励;如受旅客批评,按承包分解指标处罚。她自己则身体力行,带头为旅客解决困难。一次,四川农民李文明来咸阳做生意,但住下不久,就接到加急电报说妻子病故。他抱头大哭伤心不止,又担心走了后运来的货物到站不提遭罚款。张玉兰让他放心走,3天后,她和职工用三轮车把老李的8捆货运到了旅社。月余后,李文明办完妻子丧事返咸阳,看到货物整整齐齐,他流着热泪说,你们可帮了我的大忙了。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去年11月,甘肃客人田留旺夫妇留宿服务楼,谁知半夜田的妻子肚子疼痛,即将分娩。老田初到咸阳,举目无亲,万分焦急。张玉兰得知后,当即派人到医院联系床位,照顾产妇住了院。孩子出生后,又做了四个尿垫、两个小棉被托人捎去。晚上,她亲手做好荷包鸡蛋,送到医院,产妇出院回旅社以后,张玉兰又从家里拿来红枣、鲜菜、香油,为她开小灶。田留旺夫妇逢人便说:“我们出门虽遇到了困难,可也遇到了难得的亲人。”
服务楼旅社的客房设施在咸阳市同行业中仅排列在中低档位置,但他们用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却站住了脚。一年四季客人盈门,床位周转率达到99.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齐头并进4年内收入增长近3倍。省委、省政府授予这个旅社“文明单位”称号,今年9月,张玉兰又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家民 建设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