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12月12日
头版
01

谁说当工人没奔头——

瞧这哥儿俩

“嘿,这哥儿俩真棒!”“看来,只要肯下功夫,当工人也一样有奔头……”这是在国营西安秦川机械厂,当石景旺、石国旺哥俩最近双双考取工人技师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的夸赞和感叹。

年龄都是30来岁,文化程度均为初中的石家兄弟,分属该厂22、23车间。这哥儿俩,虽说工作不在一块儿,工种也不同,可俩人却都不信“这辈子只要当上工人就完了”,也不信“技术再好也没出息”。当工人十几年,哥儿俩谁也不甘落后,摽着劲儿往前赶。

老大石景旺,打从进厂干镗工,就把一门子心思全用到了钻研技术上,不但练出了一手好活儿,而且大胆创新,摸索出了一套在普通镗床上进行高精度加工的“绝招儿”。近年来,在他进行的大小技改技革项目甲,单获科技攻关奖的就有13项,为厂里节资达12万余元。

就说今年初,美国兰斯顿公司委托他们厂加工一组支板。任务下到石景旺班,他拿到图纸一看,嗬!好家伙,要在两块近1.5米长的钢板上各镗出大小168个座标孔。工件超长不说,美方要求,工件加工成必须两板如一,孔孔同心。按工艺,该工件只能在大型数控设备上才能加工,可该设备,别说本厂,一般大、中型企业都没有。怎么办!“我来想办法,在普镗上千”,身为班长的石景旺接下了这块硬骨头。

领导支持,技术员帮助,石景旺先后设计制造出4套辅助夹具,定出了两板叠合,分段加工的操作方案。为了确保操作中不出丝毫差错,他和他的伙伴,加快轮换操作频率,紧张时12个昼夜不停车,最后,终以比用数控镗床单板加工工期还少一半的时间,加工出了美方验收人员连声夸赞“漂亮”的产品,不仅为厂里赢得了声誉,还节约资金约3万多元。

哥哥取得成绩,对弟弟石国旺来说无疑是有力的鞭策。这个在文革中上完初中的电工班班长,为了尽快适应当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厂里设备电气维修愈来愈难的局面十几年来,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完了《电工学》、《高低频电子电路》、《微型计算机线路》等大、中专教材,并获得《微机》电视函授大学单科结业证书。在厂青工技术比武中,他连续3年获第一名,被省兵工局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他学习理论重视联系实际。车间有台滚齿机,产于3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使这台原具有6种功能的设备,多年来一直处于单功能运转,并常因电路故障影响生产。1987年,石国旺在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决心对这台老设备进行彻底大修,他大胆设想,将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于该设备。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他计算、插图,有时5天睡不上一个囫囵觉。经过无数次摸拟试验,终于使试车一次成功,其精度、自动化程度达到了80年代先进水平。这项成功的将微机应用于老设备改造的技术成,果,被机电部评为部级优秀成果,并向全国推广。

今年9月,厂里第3批工人技师考评开始,哥俩相约一齐应试,结果哥哥以理论。实践等7项总分85.25分,弟弟以83.98分的优异成绩双双荣获技师职称。

(许永利 王景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