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武新艾
田涧菁
人说商州的山水神奇、钟灵,故而商州的女子婉丽俊美。这话很有道理。出生于群山环抱山阳小城梨园世家的武新艾,是否得益于商州山水,我不敢武断。但,这位既是知名演员,又是集编、导、音乐于一身的多面手,且是不可小觑的书法家的绝技,却绝对是得益于商州山水的灵气的。
新艾是十三岁时进入商州一家汉剧团的,学艺三年就成为团里的台柱。她既工小生,又擅小旦,时而反串小丑,时而又扮演老妪;同时,又练得一身硬功,刀枪剑戟样样皆能。她演的小生,扮像俊逸,一股飘然出俗的韵味,倾倒了无数观众。说来可笑,自己是个妙龄少女,竟然收到一些来自深闺秘阁的求爱信件。她这人也怪,收信后还提笔回复,说明自己也是需要如意郎君的,从此,她交了不少知心姐妹。她演旦角,雅娴妩媚,光采袭人,清歌一曲《李玉娘》,使得汉剧戏迷们巷议街谈,延绵数日。1980年在湖北郧西演《杨门女将》里的穆桂英,当地一双爱好汉剧的老年夫妇,专门备了礼品去慰问她,说她是他们大半生见到的最好演员。同年,她出人意料之外,利用业余时间改写了多幕剧《花田错》,既当导演,又设计音乐,还扮演剧中主人公卞稽,一身四任,在鄂西北一带演出,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正因为她才华出众,成绩斐然,此年,被陕西省剧代会的代表缺席选为剧协理事。
扮演新编剧目《穆桂英》里的穆桂英,代表商洛地区参加陕西省首届汉剧汇演,是新艾演员生涯中的巅峰。她以俊秀的扮像,优美的唱腔,飘逸的舞姿,爽利的开打,震惊四座,一举夺冠,荣获此次汇演的最高奖励,“对汉剧艺术事业作出显著贡献”荣誉奖,并被省汉剧研究学会选为副会长。
一般人都知道新艾是编导且通音律的名演员,殊不知她还是位颇有造诣的书法爱好者哩!她本没念多少书,进入剧团后又终日演戏,可她酷爱书法,并乐此不疲,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开始,她以一手漂亮的“仿毛体”为众所赞,接着又向欧、柳进军。她曾坦露心怀地说:“模仿是最没出息的,我不宗任何一家,苏、黄、米、蔡都学,目的是求得有自己独特的东西”。经过常年累月的磨练,现在她那一手漂亮的字,谁也难以说清是什么体,权且称它为“新艾体”吧!有一年,省政协的《迎国庆》书画展,展出了作为基层政协常委她的条幅《苏台览古》,博得不少著名书法家的称道。现在,作为一位业余书法家,她几乎把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全用在读书写字上了。不少朋友,也都以能悬她一张墨宝引为快事。
人的生活如同蜿蜒东去的河流,既有平沙舒缓,也有山阻谷隔。正当武新艾演戏盛年,不幸患了严重颈、胸、腰椎多处骨质增生,使她不得不告别生活了二十六年的舞台。根据她熟悉戏剧的特点,组织上分配她承担商洛地区戏曲志的编撰工作。这对于一个活跃于粉墨生涯中的名演员,大幅度的转业,其困难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不论是历史、文学以至遣词造句的文字学,她都是颇为生疏的。但是,她下决心要克服这个难关。打此,不论朝暾夕晖时分,她的身影经常在图书馆闪现,甚至把一些大部头辞书抱回宿舍阅读。埋头苦干了几年,终于成为编志线上的行家里手,开始担任副主编,继而担任主编。但是,不论副也罢,正也罢,说到底四年来总是她一个人顶班。可她并不在乎这些,不避风雨到各地和编委们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在编写业务上,她更是多方调查,四处核对,以求把志书写得准确完美点。有时为一个唱段或者一个情节,她也要乘长途汽车和当事人进行校对。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庆四十周年前夕,她所主持编写的商洛戏曲志付印部类荣获了省上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