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艰苦奋斗创业 勤俭节约建厂
延安拔丝厂依靠延安精神使企业大发展
本报讯 延安拔丝厂建厂14年,厂领导换了六、七茬,但过年过节从没有买过一本台历、挂历,年年购买的只是几角钱的年画日历。厂领导到市里开会骑自行车,出差从不住高级房间,厂干部的办公室是窑洞,每人一张木桌、一把木椅,没有沙发,更没有电扇等高档家具。是他们厂没有钱?不是!去年,这个厂的税利比1975年翻了3番多,达一百多万元。
延安拔丝厂1975年从延安市往郊外迁时,一无厂房,二无成套设备,三无资金,四无修建厂房的地方。只有一条被人们称为“孤魂沟”的深沟。厂领导和工人们一起开山炸石填沟,修起300米长的涵洞,在半山腰平出了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打起围墙,被人们称为“架在山沟上的工厂。”
许传铎厂长说:“我们这个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延安精神。”
1984年,厂里上4000公里塑料电线生产线,除了主要设备外购,其余都是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加工零件,打围墙,建厂房。5月安装,7月投产,9月产品通过省标准局、省机械厅鉴定,节省1年半时间,为企业年新增产值50万元。
厂子效益好了,职工收入多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没有丢。为扩大生产、厂里新建了年产500吨裸铝线生产线。当50多吨的大设备要往厂区运时,厂里没有大的吊装设备,有一家装卸公司开口就要3.5万元。工人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找厂长说:有困难,咱们一块克服,没吊车咱们靠双手挪动。在搬运大设备时,厂长、书记、全厂工人没有一个缺席,靠两根钢丝绳,十几根钢纤,终于把设备运到现场安装。
10多年来,这个厂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先后新建、改造了年产4000公里塑料电线生产线、200吨圆钉生产线、2000吨冷拔丝生产线,去年又建成了400吨镀锌铁丝生产线,使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利税100多万元。 (罗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