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百名干部下基层 发动职工创新路
西安市总工会帮助危困企业渡难关
本报讯 企业有困难,工会怎么办?西安市总工会及时对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调查摸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广开生产门路,开展生产自救,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好参谋,好助手。
去年以来,受市场疲软、原材料、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影响,西安市的不少企业相继出现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西安市总工会急企业之所急,组织干部深入厂矿进行调研。通过对全市十个工业局、七区六县的调查发现,共有停产半停产企业218家,放假职工8475名,主要分布在轻工、机械、建筑、纺织等系统。为此,他们对症下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是当好参谋,为企业渡难关创造良好必要的内外部环境。市总起草了《关于西安市停产、半停产企业情况》等工作汇报,向省、市政府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配合行政开展工作;并组织企业工会在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国家有困难,企业怎么办?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增强广大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市总还协同市政府成立了“关心职工生活领导小组”,由副市长马振华和市总主席施启文分任正、副组长。市属各主管局、各区县普遍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层层包干,加强对危困企业的领导。市一轻、二轻系统还率先实行了处室包干,1/3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帮助企业制定排忧解难的措施和办法。目前,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已有近百名工会干部深入到了基层厂矿企业。
同时,他们还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广开生产门路,开展生产自救。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停产、半停产企业普遍存在的任务严重不足,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问题,市总组织各产业工会,基层工会出面为企业排忧解难。西安浐河化工厂工会不但承包了石灰窑,盈利20多万元,缓解企业资金问题,还主动承包职工食堂、蜂窝煤厂,解决了待业职工就业,扩大了生产门路;西安黄河棉织厂工会在企业停产、职工放假的情况下,组织全厂职工开展推销业务,发挥工会组织横向联合优势,为企业推销产品18万元。各级工会还帮助企业清退临时工,广泛开展“双增双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个企业的1476名职工陆续返厂上岗;双增双节实现经济效益5917万元,并开发了一批新产品,使企业的危困形势有了转机。
本报记者 刘鹏
本报通讯员 刘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