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1月27日
头版
01

眼睛朝下 雪里送炭

本报评论员

最近,在报刊上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到边远穷困地方去,到危困企业,到困难户职工家中去,问寒问暖,共商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大计,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

访贫问苦,关心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同志对此却有所淡忘。他们是“人往高处去,眼向富处瞅”。逢年过节,光朝领导机关、顶头上司那里跑,下厂下乡单拣油水大的地方走。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解放以来,特别是十年改革以来,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但是,我们的国家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个穷国。多数人虽然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远没有彻底摆脱贫困。加上当前暂时的经济困难,不仅在农村,即是在城市,也还有一些危困企业,少数贫困职工,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得不到保证。当前,最需要得到关心的是他们。为此,中央已经制定了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省委也发出了继承和发扬延安作风的决定,要求在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下基层谈心服务活动。我们应该遵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到基层去,到困难的单位去,到贫困户家中去,把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人常说:“饿肚子时给人一口,强住饱肚子时送人一斗。”锦上添花虽可隹,雪里送碳情更真。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来到了,愿我们所有的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欢度隹节之时,千万别忘记那些生活还比较困难的劳苦大众,少赶点给头头脑脑叩头烧香的道场,多干点为贫困职工排忧解难的实事。这不仅对稳定形势,理顺关系,克服暂时困难,共度难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关系到我们的党永不脱离群众,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一件大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