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企业面临困境 技协责无旁贷
渭南市染化厂职工计协开展“我为染料献一计”活动
去年一年收集合理化建议179条,革新技术4项
本报讯 (记者 田勇刚)渭南市染料化工厂职工技协积极开展“我为染料献一计”活动,发动技协会员和全厂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去年全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179条,被采纳93条,创税前利润18万多元,革新技术4项,为保证企业提前33天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作出了贡献。
渭南市染料化工厂是一个以生产染料和染料中间体为主的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去年一、二月份生产出现了严重滑坡,仅完成进度计划的71.6%。在三月份开展的“优质、高产、低耗”竞赛中,厂职工技协副主任张景洲深入锅炉车间,与技协小组的同志一道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生产的直接原因锅炉汽压不稳,于是他们改进操作方法,使锅炉汽压稳定在8kg以上,保证了生产车间的需要,3月份完成产值270.13万元,占月计划的122.78%,接近前两个月的总和,扭转了生产滑坡的局面。
由于市场的变化,硫化兰产品滞销,大量积压,影响资金周转,而出口创汇产品双倍硫化青却供不应求。技协委员张虎娃同志建议停产硫化兰,将该车间改造为双倍硫化青第二车间,扩大双倍硫化青的生产。经厂领导研究采纳后,他昼夜奋战,从设计、绘图、编制实施方案到设备制作、安装、调试都亲自参加。由于职工们齐心协力,仅用25天就顺利完成了这项改造工程,为企业创经济效益30万元,保证了企业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在“双增双节”活动中,锅炉车间技协小组针对全厂耗煤量大而煤炭紧缺的情况,以降低煤耗为主攻目标,开展革新攻关活动,刘振宫同志积极改造旧工艺,对锅炉水处理采用新技术,提高了热效率,增加了生产量。据测算,半年就多生产汽1800吨,节约煤400吨,缓解了原煤供不应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