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民主的“名”与“实” 正当陶醉于名曲时 胡雪岩其人 史泰隆雄壮之秘 三月“上影”新影片 图片新闻 迷语 夜泊嘉陵江 因错出巧魅力大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因错出巧魅力大

补天

著名的戏曲艺术家不仅技艺超群,而且还具有临场救戏的本领,这在戏剧界可谓俯拾皆是。

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被人称为“活材”,一次,他因赶场匆忙,上场后发觉忘了戴乌纱,台下观众正感诧异,谭便以“因事乱如麻,忘却戴乌纱”的引子,巧妙地补了漏洞;另一次,他在《文昭关》中饰伍子胥,管道具的慌乱中误将宝剑换了腰刀,谭上台后才发觉,便灵机一动,将原来的唱词“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间枉悬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换唱成“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浇,父母冤仇不能报,腰间空挂雁翎刀。”真是天衣无缝。

有造诣的艺术家,往往也是舞台补漏的行家。晋剧女老生丁果仙,抗战前带着她从马连良那里学来的《四进士》进北平演出,亮相时无意中发现观众席上的马连良,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吗?一慌神,碰到办案的班头丁旦,脱口喊成“刘二混”,“丁旦”傻了,观众也愣了,在这紧要关头,丁果仙急中生智,揉了揉双眼,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地即兴创作:“唷,老汉老眼昏花,走得匆忙,认人不真,原来是丁旦娃娃!”轻巧数语,巧补漏洞,戏顺利地演了下去。演出结束后,马连良称赞这个细节:“宋士杰同丁旦路遇的那个关子卖得好,既突出了宋士杰的年龄,又符合宋士杰那种心中有事、神思恍惚的情态。”丁果仙笑着讲出原委,马连良倍加赞赏。

演员一人出错自己补漏尚容易,难的是同台两个或几个演员同时补漏。一次,梅兰芳同肖长华演《贵妃醉酒》,当贵妃把高力士的帽子戴在凤冠上,唱“冠上加冠”时,梅兰芳一不小心,帽子滑落于台,如果弯腰去拾,势必贻笑大方。此时,梅兰芳从容不迫地向扮高力士的肖长华做了个手势,肖长华心领神会,随机应变道“娘娘,你的帽子掉到那儿啦!”这时梅兰芳以醉步奔向帽子,高力士捡起帽子,呈给娘娘。两人配合默契,巧妙地补了漏洞,还突出了贵妃的醉态,得到观众的喝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