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结婚高消费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
结婚最高费用相当于一对新人十年的平均工资收入总额
本报讯 (通讯员 宁光
记者 桂子)新春岁首,记者先后在西安和咸阳市部分企业对30对新婚青年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对青年的结婚费用为8926.84元,相当于每对新人3年的平均工资收入总额;其中最高结婚费用为2.8万余元,相当于一对新人10年的平均工资收入总额。
记者发现在结婚高消费中,双方父母资助占59.4%;新人自身积蓄或靠借债占31.3%;亲朋好友赞助占9.3%。虽然结婚高消费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相互攀比摆阔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根源。透过结婚高消费的表面现象,笔者以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重视。
其一,婚事大操大办的社会风气亟待扭转。时下,年轻人结婚“讲排场、比阔气”之风盛行,且有愈刮愈烈之势。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及家长深感“顺者难、逆者更难”,所以只好“打肿脸充胖子”。
其二,部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亟待更新。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筹办婚姻大事就应高标准、高消费。有位新娘毫不掩饰地说:“人家能有的,咱也要有。”于是,家具要新潮,衣着要时髦,轿车要豪华,致使结婚高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其三,部分青年过份依赖父母资助令人深思。在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新婚夫妇是依赖父母出资筹办婚事的。一些青年甚至把此举作为向家长索取财物的最后一次“良机”,凡是能索取到的高档消费品,不管价格多少,实用价值如何,一味追求。有位老工人抱怨说:“儿子结婚,老子发昏!”
其四,一些家长在为子女办婚事中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有位退休老工人,夏季卖冰棍,冬季卖面包,省吃俭用将全部积蓄都用于儿子婚事上。当笔者问及她的想法时,她说:“为了迎娶儿媳,花费再多我也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