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2月20日
第3版
03

职工乐园名不副实

——县区俱乐部情况调查

最近,笔者对咸阳市各县(区)的工人俱乐部逐一进行了调查。总的印象是:建筑陈旧,设备简陋,经费紧张,活动单调。

咸阳市各县(区)工人俱乐部,半数是始建于五、六十年代的砖木结构建筑。历经30多年的风雨侵蚀,大多已经破旧不堪。目前,全市11个工人俱乐部,总建筑面积9319平方米,其中危房1301平方米,占13%。有一个县的俱乐部,总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危房就有436平方米。有人说,工人俱乐部的建筑有损工人阶级的形象,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县(区)工人俱乐部的设备一般都比较简陋,有的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有一个县工人俱乐部,百元以上的固定财产(不含房产),仅有彩电一台,收录机一部,放大机一部,条橙25把,图书3000册。还有五、六家俱乐部,也和上述情况相差无几。

活动经费拮据,这是俱乐部工作面临的又一窘境。有一个县,县总竭其所能,提供的俱乐部经费,除去人头工资,所剩活动经费每月不足百元。类似这样的情况,绝非仅此一家。虽然各俱乐部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增收节支,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经费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总的来看,经费问题仍然是束缚俱乐部工作发展的桎梏。

由于条件所限,加上主观方面的一些原因,多数俱乐部的活动比较单调。有一个县工人俱乐部,日常阵地活动只有图书阅览、打乒乓球、打台球等二、三项,每天活动的职工不足50人。好一些的,阵地活动一般都不超过10项,参加活动的职工亦是屈指可数。很显然,这和俱乐部的学校、乐园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俱乐部现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正确处理治理整顿和发展工会事业的关系,把俱乐部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中,统盘考虑。各级工会和工人俱乐部,也应当广开财路,艰苦奋斗,不断增强俱乐部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改变俱乐部的落后状况。

(应志治)26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