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爱因斯坦留下大难题我国八青年月余攻克
人们所观测到的宇宙为什么必定是四维的?这个由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而困扰了世界物理学界达70多年的难题,如今已被平均年龄二十五岁的华东化工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八名青年科技人员所攻克。
去年九月,由所长李新洲教授领衔的华东化工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八名科研人员开始向这一难题发起冲击,经过一个多月繁复、深奥的演算,他们终于证明:宇宙四维可测性的几率几乎接近于一,而大于或小于四维的几率则等于零。因而,人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必定是四维的。与此同时,他们还取得了另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改进了宇宙弦欠缺角的计算,得到了非拓扑费米子弦的存在性的证明等等。
爱因斯坦在本世纪初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时空连续区,在这个时空连续区,一切实在的东西都同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而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此后,苏联科学家优罗维柯得出过关于四维时空观的证明,但它只证明了四维的可测性几率大于多维的几率。
(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