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只要苦练基本功 工人照样有奔头”
值车工王文理四年连膺我省操作标兵称号
本报讯 (记者 桂维平实习生 任文胜)被人们视为“轻工业不轻”的纺织行业,当部分青工认为“纱女”没出息的时候,西北国棉二厂的王文理却用她的实践做出了相反的回答:“只要苦练基本功,工人照样有奔头。”这个仅有九年工龄的女工,自1985年以来连续四年荣获我省纺织系统“操作标兵”称号。并以24秒3接10个断头的速度,创我省纺织行业操作比武最高纪录。
王文理是二厂细纱车间值车工。1981年进厂之初,每天巡回值车步行近30华里,一天下来浑身似散了架,第一次审测时,只达到级外水平。但她不甘落伍,一头扎进车间勤学苦练接线头、换粗纱等基本功。她不仅当班时练,而且下早、夜班后还要坚持练40多分钟。盛夏,在40℃的高温下她用海绵擦去通身汗水坚持苦练;隆冬,手指被纱线勒出道道血口子,也从不间断。
与此同时,王文理虚心向先进操作标兵学习求教。她在去武汉、长沙等地参观学习期间,仔细观察同行操作的特点,私下琢磨找窍门,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能。在1985年至1988年的四年间,她迈出了四大步:不仅摘取了陕西纺织系统操作比武的桂冠,而且创我省纺织系统接线头速度的最高纪灵。
王文理有了点“小名气”,却平易近人,不但工作更加努力,而且助人为乐。哪有断头难看的车台,她就主动顶岗调试;五年间,她曾带领一批批青工闯过操作技术关。她所在小组有位女工,因操作速度慢,两年未升上级,思想波动较大。王文理就主动帮她攻难关,手把手地教其领悟操作要领,终于使这位工友达到一级操作水平。
当记者请王文理谈谈她干好本职工作的感受时,这位身材矮小的女工说:“纺织工人的确辛苦!可大家都想图舒服,谁来看车、纺线、织布呢?!干一行爱一行,工人才能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