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3月20日
第2版
02

踏尽崎岖路自通

——记自学成才的工艺师李艳秋

她,用一支笔书写人生的乐章,庄重严整的字体熔铸着她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

她叫李艳秋,是西安友谊商店的工艺师,做涉外销售字画的工作。几年来,她利用工余时间创作了3000余幅作品,为国家创取了大量外汇;获全国大展奖四次;有15部专著收入她的作品;被列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和《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

她何以取得这样的成就?用她的话说:“人总要有股向上的劲头。”她受家庭的熏陶,从13岁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文革”中,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随着“潮流”下乡到了阎良。环境的恶劣,设备的陈旧,并未使她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也许她很幸运,1971年招工回了城,有了较安定的学习环境,她非常珍惜这一切,分分秒秒地读书练字,想夺回那失去的时光。看看她的作息时刻表吧:早上6时起床练字两小时,中午饭后练字两小时,晚饭后至十一时读书。

哪个妙龄少女不愿享受人生乐趣,可她,节假日也没有同家人游过公园,逛过大街,平常连电视也很少看。认识她的人说:“她走路一阵风,不知急什么”。

这是她的生活。她图的什么?

读书,只有广涉群书,方可达到心神、字体的完美合一。因而她自学了书法概论、书法美学、中国绘画史、中外名著等,她没有高等学府中优越的环境,也没有时间的保证,她有的只是不懈的追求。凭着这,她在七八平方米的木板小阁楼里,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她由于长期劳累,患了头痛病。每当病痛发作,她只是在特制的木枕上稍息片刻,便又奋笔疾书了。

机遇总是光顾勤奋的人。1979年她调到友谊商店,干涉外销售字画的工作,同时为外宾临场作书,充分发挥了专长。

她获得了成功,可并不满足,她还在奋斗,还在追求。她说她很欣赏这句话:“生来奔走万山中,踏尽崎岖路自通”。本报实习生 任文胜

本报记者 田勇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