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他和职工心连心
——西安市总工会主席施启文二三事
工人们的评说
听说西安市委常委、市工会主席施启文和几名干部在西安电缆厂边劳动、边调研,在那里蹲住了。
果真干活吗?3月8日,我们直奔车间。
铜网车间线材库工人赵崇育说:“这几位同志干活不是做样子。我是头一次见市上的领导下来这样个劳动法。”同组工人李护臣说:“市工会主席和我们工人一块干活,话也投机,当年毛主席倡导的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织网组的张喜前、聂玉梅说,这几个干部擦机器挺认真,派给他们的活全干完了。我们觉得干部参加劳动应该形成制度,尤其是一些“大官”多下来,和工人拉拉家常话,我们高兴。
职工大灶的郭会生说,噢!上次来帮忙的是市工会主席呀?我真不知道。他们几个剥葱切菜剁肉忙得很,又问这又问那,我们几个炊事员有啥说啥,一点不拘束。
施启文一行五人在西安电缆厂蹲点一个月,坚持每天提前到厂打扫厂区卫生,自带饭盒到职工食堂排队买饭。在参加劳动之外,围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课题写了四个调查报告,一个工作总结。
骑自行车与上职工灶吃份饭
1986年3月27日,施启文和两名同志到西安化工机械厂搞调查,工作结束时已经6点10分。朱厂长送他们下楼后问:“车在哪?”施启文笑笑,指着自行车说:“在这。”朱厂长就要派车,施启文谢绝了,他说:“下基层工作,骑车子方便些。”市工会小车司机谢宁说,老施上下班都骑自行车,有时下雨,办公室要派车,他坚决不要,宁肯安步当车,步行40分钟回家。家属和亲朋更是别想“沾光”,他刚到市工会那会儿,有一次上北京开会,我去送他,上小学的女儿江江也缠着要去,平时老施顶喜欢江江,那天却板了脸说,你要去,谢叔叔还得送你回来,算了吧。
1988年7月,施启文到西郊一个厂搞调查,厂方给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老施得知后立即让退掉,和大伙一道在职工食堂吃份饭,结账时,厂里坚决不收钱,回来后他给厂长写了一封感谢信,同时寄去了四个人的饭钱
实打实地给职工解难
作为市工会主要领导,施启文经常收到一些群众的来信,他每封必看,提出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有时白天看不完,就带回家挑灯夜读。夏天还好说,冬天房间里又阴又冷,不得已只好裹着棉大衣工作,小女儿打趣地说,爸爸你可真是“全副武装”了。
西安市总工会4年前就建立了周末主席接待日制度,由四位主席轮流值班接待职工来访,解决老大难问题。这项制度施启文同志率先执行。一次,西郊一位名叫赵桂贤的职工来反映她被无故扣发工资,停止工作。施启文接待后,即到该单位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并与其主管上级领导协商为赵桂贤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北郊某厂工程师王养民夫妇由于工作调动问题,厂方只给他们发生活费,施启文听取情况后,很重视两名知识分子遇到的困难,两次去工厂了解情况,提出具体意见,使王养民夫妇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和施启文谈起这些事时,他直摆手,说值不得宣扬,他说刚解放那会儿,工人干部亲如家,有啥说啥,现在一些干部和工人疏远了,照此下去不得了。工会干部联系群众、关心职工温暖是本份,在这方面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我还没有很好地做。 本报记者 韩庚
本报特约记者 丁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