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岭深处护林人
在宁陕县蒲河区一带,人们时常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林工,跋山涉水,走乡串户地宣传护林政策。他就是陕西省宁西林业局蒲河林场52岁的护林员刘列同志。
刘列自1959年开始当护林员,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了。三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蒲河林场所辖的五十万亩林野,把热爱林木的情感灌注在每株树木上,也灌注到每一个村民的心窝里。他曾查处过许许多多的毁林案件,保卫了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先后十多次被评为局一级劳动模范。
老刘搞护林工作坚决果敢无所畏惧。前几年,佛坪县某单位曾到蒲河一带大量收购玉兰树皮,每斤收价达0.80元,一时间,这里滥伐玉兰树成风。玉兰树是我国的名贵树种,属二类保护植物,而村民要取树皮,就得将玉兰树砍倒,然后才能采剥树皮。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法严重危及珍稀树种的生存。老刘对此十分心痛,立即向场领导作了汇报。场里一方面向省上反映,一方面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乱砍滥伐。那些天,可累坏了刘列。他组织林场的十多名同志白天四处张贴标语,走乡串户宣传护林方针,晚上在关口要道设卡拦截那些不听劝阻、强行砍运玉兰树皮的车辆。一干就是四十多个昼夜。在这些日子里,他们饿了就在河滩上煮饭,困了就倒在公路边打个盹。终于以誓与山林共存亡的气概制止住了这场大规模的毁林事件。
老刘搞护林工作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一次,他的妻弟盗伐了国有林的木材。老刘在查山中发现了此事,当即予以没收,并按政策对其进行了罚款。妻弟下话说:“哥,我也不是外人,想弄点钱花,你何必这么认真”。老刘严肃地说:“私是私,公是公。我身为护林员,绝不能因亲戚关系就置森林法于不顾。”事后,他到妻弟家解释,并宣讲森林法。由于妻弟在气头上,老刘一连几次都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灰心,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终于使妻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地表示:从今后不但自己要遵守森林法,而且要带动乡亲们共同遵守。
(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