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好一派热闹景象
——陕棉二厂工会“为职工生活服务日”纪实
4月14日,是陕棉二厂第50次为职工生活服务日,记者来到了现场。
这天上午10时,风和日丽,春光融融。陕棉二厂生活区的工会俱乐部门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磨刀剪的、焊盆碗的、修自行车的、理发的等摊点一字排开。正在焊搪瓷盆的厂工会主席贾志发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1986年4月,我们厂工会根据全总‘要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的精神,决定把原来不定期的‘为职工生活服务日’,改为每月的第二个周末集中为职工进行各种生活服务。这一活动形成制度后,我们就一直坚持了下来。4年以来,参加服务的人员达1236人次,共做各类好事8495件。”
听完介绍,我们漫步在人群中。一块小黑板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服务项目:修理自行车、修木器家具、熨烫衣服、理发美容。”落款是织造车间分会。在他们办的理发摊前,记者正好碰见手提理发工具的织造车间工会主席昝红玉。从别人口里得知,老昝刚才为退休工人李长行上门理发去了。老昝笑着对我们说:“老李患病半身不遂,儿女又不在身边,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我们定期上门为他理发、拆洗被褥,使他感受到工会的温暖。”
好几个拎着鞋的职工寻找杨师傅。不巧,杨师傅今天不在。厂工会的一位干部告诉我,这位杨师傅是印整车间的退休工人杨祥林。他退休前,看到许多工人生产用的大剪刀用钝了,给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就摆起磨刀剪的摊子。他已为职工磨刀剪2000余把。去年,杨师傅退休了,他的磨刀剪摊也被其他职工接替了,于是他又支起了修鞋摊。他干什么,什么就红火。每次他出摊最早,收摊却最晚。今天因有急事,他去了西安。我不禁为没有见到这位热心为职工服务的杨师傅而感到遗憾。
下午一时半,记者离开采访现场前,翻开“为职工服务情况记录本”,当天的服务成绩便呈现在眼前:修表29个、修自行车18辆、磨刀剪151把,理发44人、熨衣服85件、焊盆碗51个……
本报记者 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