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人王福仓利用优异技能为厂聚财
被省委省跋府命名为科技兴陕先进个人
本报讯 陕西第九棉纺织厂工人王福仓,刻苦钻研电焊技术,发展了我国焊接技术,还为本厂和兄弟单位厂创造和节约800多万元,日前被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命名为科技兴陕先进个人。
今年39岁的王福仓,1970年参加工作当上电焊工。20年来,刻苦学习电焊理论,潜心钻研电焊技术,熟练地掌握了难度较高的对焊技术,革新了电笔镀、电弧气刨、塑料焊接等技术。他首创的异性金属焊接方法,经宝鸡市科委和焊接分会联合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和人合写的论文《铸件焊接技术在纺织机械改造中的应用》,先后获得宝鸡市和陕西省纺织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
多年来,王福仓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一技之长,主动承担重任,攻克难关,为企业和兄弟单位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1986年,厂里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准备增添340台宽幅布机,但遇到资金和设备困难。王福仓主动向领导提出用焊接方法将厂里原有的4尺4寸布机加宽的方案。征得领导同意后,他首先用气焊进行焊接,进而大胆改用局部预热、用铜电焊条焊接,带领全组同志一鼓作气提前136天完成了这次布机改造任务,为厂里节约工料费3万多元,节约设备改造费78.2万元,还可使厂里增产670多万元。他还为外省和本省兄弟厂家改造布机164台,节约设备投资37.7万元。在本厂5万钞锭安装锅炉时,正值炎热暑期,他不畏酷热,钻进闷罐蒸笼一般的锅炉中,干了一个多月,焊接质量达到技术标准,一次试压成功,为厂节约内外安装费20万元,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好评。
(严家民 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