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依靠自己不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善
西安拖拉机制造厂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冲击低谷
本报讯 在全国、全省农机市场还没有复兴的情况下,西安拖拉机制造厂不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善,依靠自己,疏通销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变亏为盈,率先冲出低谷。
从去年9月开始,国家治理整顿,紧缩银根,全国整个农机产品结构大调整,农机市场骤然萧条,产品大量积压。西安拖拉机制造厂9月至12月的4个月中产品就积压千余台,每月亏损近5万元。职工奖金发不出,医药费报销不了,差费支付不起,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在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西安拖拉机制造厂不等不靠,及时调整产销政策,勇敢地接受挑战。根据全省农机市场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他们拿出四条措施:一是压缩费用开支,30块钱以上的使用权集中在厂长手里。二是制订新的促销政策,疏通销售渠道。全省各农机公司是农机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他们每台拖拉机给其让利400元。过去是付款提货,现在是先提货,售后再付款。三是成立“三包”服务队伍,并配一辆售后技术服务车,在全省定期为用户巡回服务。四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该厂生产的延河15型拖拉机去年5月已获省优质产品称号,质量排全国同行业第三。对此他们并不满足,其口号是以超一流质量求生存。他们用很短的时间改革了液压提升系统,改进了仪表装置,各种机件的加工和装配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外观质量有了大的突破。
由于措施有力,销售渠道通,产品质量过得硬,售后服务搞得好,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厂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仍被困低谷之时,率先冲了出来。3月份他们不仅把千余台积压产品销完,把前几个月的亏空填平,还实现利润8.5万元,4月份实现利润8.8万元,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供不应求。从3月份开始,每月均有100多家用户在厂门口排队等货。
本报记者 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