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5月22日
头版
01

不夜编组站

4月3日,20时正,正是西安火车站上夜班的时间。灯桥上16盏防雾灯,照得这里如同白昼。高音喇叭不时传出的调度指令和机车的排气声、汽笛声,与不断变换的红白绿蓝信号交织成有声有色的“雄浑铁路交响曲”。

20时40分车站总调度室。值班主任韩宝林、调度员史平均、助理调度王峰涛每人桌上一部“集中电话”,可以顶18门电话,还有一部单机。这里可真忙,5分钟来了6个电话,3人有的画表,有的标图。按计划,这一夜要到达38趟列车,编组40个列车。

建于1958年的西安东站,现有职工1067人,主要担负西陇海干线上行、下行及西安、韩城、铜川支线货物列车编解业务,承担了西安地区铁路各枢纽业务的70%以上。韩宝林说,这里夜班为12小时,一步不能离岗,夜餐抽空吃,熬夜主要靠烟茶,3天一个轮回。在这干活,每天24小时没有慢板。

21时30分列车编解场。一列货车正从“驼峰”(铁道上的凸起部位)上放下,在电脑控制下分别进入预先选定的股道。这里有一个5人小组,专门下“铁鞋”(铁路器械),为随惯性而下的车厢减速。组长张炳新说,这里无遮无拦,夏天热达40多度,冬天寒风刺骨,晚上更苦,危险性大,稍不留神就要出事。这时对讲机传来指令:车下来了。张炳新招呼了组员一声,和我们点点头,便消失在夜幕中。

23时40分,刮起了西北风,渐寒,我们随调车四组登上了一辆东风内燃机车。调车组在列车行进中扒上跳下,危险和国外的“黑色冲浪”运动差不离,但这个组已安全生产5600多天,获得铁道部和全总安全先进班组称号。

列车以时速20公里向西驶出,司机和副司机互相报着信号。在驾驶室外面,代组长孙永杰站在踏板上,探出半个身子,向车尾不停地晃着绿色信号灯,灯光忽然换成了红色,车速也慢了下来——咣当——挂上了。几个人迅速安好了风管,给了机车白色信号,车动了,5公里,10公里,调车组的人敏捷地跳了上来。机车把编好的51节车厢拉至下行出发场,又返回来挂车。调车组的小伙子们扒上跳下,我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孙永杰说:“没啥,惯了。”

凌晨1时45分,我们来到了编组站办公室,窗外列车东来西往,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夜战正酣。这个夜晚,东站共发出编组列车37列3223节车厢,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

(柳江河 覃小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