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5月22日
第2版
02

一支能攻善战的施工队伍

——西北电建四公司二〇一队艰苦奋斗二三事

本报记者 田勇刚

“五一”劳动节刚过,记者来到了地处秦巴山区的略阳县菜籽坝,这里正在紧张施工的略阳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是我省一项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工地上焊花飞溅,机声轰鸣,承担全部土建工程的西北电建四公司二〇一队的职工们发扬“铁人精神”,在夜以继日地艰苦创业。

这一项工程是为了缓解我省日趋严重的电力供需矛盾而由省、地集资抢建的建设顶目。从1988年10月起,西北电建四公司二〇一队的职工们陆续进入施工点,开始边准备、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由于扩建现场地处山区,生产、生活场地十分狭窄。

面对艰苦的施工条件,二〇一队队长刘秀群提出:“条件是靠人创造的。”在他的带动下,职工们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先到现场的职工在马路边用三块石头架起锅就开始做饭,有时工作繁忙,他们就向其他单位借馒头吃。有的职工进点半年,还没有睡觉的地方,谁出差就到谁的床位睡。一位工人变更床位竟达11次之多。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他们见缝插针,利用马路及房屋边角地堆放砂、石和预制构件。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工程进展的途径,将可以推迟开工的项目推迟,将220千伏户外配电装置区用作水塔施工预制场地。

由于工程上得急,这项工程所需要的6000吨钢材、12000吨水泥、2353立方米木材未能列入国家计划,除电管局安排电加工钢材1400吨和水泥5350吨以外,其余材料必须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如此沉重的负担落在了供应组的17个人身上。他们首先千方百计从关中和外省钢材市场解决了90%的钢材。去年3月,水塔开始打垫层遇到石子、水泥紧缺,由于略阳山区的石子质量不符合要求,他们经过试验,选用了虢镇石子,及时运入料场1500立方米。在全力解决石子的同时,他们派人去成都江油督促水泥的发运。由于车皮计划不落实,火车运输的希望渺茫,他们果断采用卡车拉运,日夜兼程,运回了180吨水泥,解决了工程的燃眉之急。在设备吊装的关键时刻,8吨汽车吊急需配件,采购员黄金亮往返只用了72小时,就从四川泸州背回了40多公斤的配件。

在艰苦创业的日日夜夜里,二〇一队的职工个个争做“铁人”式的工人。去年4月的一场大雨,把3米多深的排洪沟淹了,绑好的钢筋、架好的钢模板也被冲垮了。要知道雨季马上就要到来,如果不在雨季之前将排洪沟做好,就会严重影响工期。职工们纷纷到居住的活动房取来脸盆、水桶,冒着细雨,硬是把水排完了。还是在这个月,几名司机忙不过来,开混凝土输送泵车的石富安连续工作了60个小时,虽然眼睛红肿了,但为了不影响施工要求,他硬是挺过来了。

使用新水泥需要经过一系列测试,取得有关数据之后方可启用。去年3月,由于测试仪器在西安,需要将两袋水泥运回西安。西北电建四公司二处处长朱秦生带领两名职工扛着两袋水泥上了火车。在西安下车后,他们又扛着水泥挤车,及时赶到了目的地。

经过西北电建四公司二〇一队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扩建主体工程。高达82米的双曲线冷却水塔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两台发电机组的厂房框架已经到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