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陇县水泥厂依靠职工办企业
企业摆脱困境 利税大幅度增长
本报讯 陇县水泥厂在建材销售疲软、资金极其紧张的条件下,真心实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扎实地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去年该厂实现税利101.53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水泥质量创造了“双百记录”,名列全省同行业之首,受到国家建材局的表彰。
这家仅有280多名职工的县办企业,厂地偏僻,条件艰苦,1989年以前连年亏损,成了全县远近闻名的“老大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当上厂长的张义德上任后,根据职代会的建议,他依靠职工办企业,加强了民主管理。
首先,针对职工意见很大的工资和奖金分配问题,对此实行一律公开。不论一线工人,还是厂长、书记,都张榜公布。在此基础上,该厂发挥职代会的审议和监督作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规定除定期召开职代会外,厂长还要及时把工资调整、奖金分配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交职代会讨论决定,从而做到了决策、用权、效益“三公开”,责任、成果、分配“三透明”。
为调动占全厂职工人数86%的临时工的劳动积极性,厂里又实行了合同工与正式工一样的“六平等”,赋予他们在政治生活、经济分配、劳保福利、提拔使用、入党入团入工会等方面与正式工一样的权利。先后有9名临时工还担任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厂里依靠信任职工,极大地调动起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去年在厂立窑工程改造中,职工们主动实验,采用有烟煤代替无烟煤烧结425#水泥熟料,仅此一项全年就节约原材料费32万元,今年在手工操作立窑技改中,大家又群策群力,改花钱请外厂技术指导为自己联合攻关,经过3个月的奋战,该窑已于4月正式投产,仅技术费就节约5.9万元,年增产值可达112万元。
(王瑞林)?